面向对象的DEM变化检测:舟曲泥石流案例研究

0 下载量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474KB PDF 举报
"该研究探讨了利用多源空间数据进行DEM(数字高程模型)变化检测的方法,特别是在舟曲泥石流受灾区域的应用。通过基于Mean Shift算法的分割方法,对受灾前后的空间数据进行联合分割,以识别出对象区域,并对这些区域的DEM进行变化检测,以准确发现灾后的泥浆淤积区。这种方法为灾害评估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手段,有助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后的快速响应和灾情评估。" 本文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多源空间数据进行高效准确的DEM变化检测,这对于自然灾害后的应急响应和损失评估至关重要。传统的基于像素的方法可能对匹配结果依赖性过高,且难以直接反映地物的实际变化。而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方法则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直接检测出与地物对应的变化区域。 曹建君等人在研究中采用了Mean Shift算法,这是一种非参数的分割方法,能适应不同尺度和形状的对象。通过对受灾前后多源空间数据的联合分割,可以提取出感兴趣的目标区域,例如受灾区域。然后,通过对比这些区域的DEM,可以识别出地表高程的变化,如泥石流造成的泥浆淤积。 DEM变化检测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它结合了数字正射影像(DOM)和其他多源空间数据,可以提供丰富的地表特征信息。通过多时相、多分辨率的数据,可以追踪地表形态的动态变化,对于灾害管理、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研究还提到了李德仁等人的相关工作,他们分析了利用多源空间数据进行三维变化检测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关键的技术问题,如VLL物方影像匹配、多尺度表达的DEM以及自适应变化检测阈值的确定。这些研究为曹建君等人的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进一步完善了DEM变化检测的理论与方法。 总结来说,这篇研究展示了如何结合面向对象的分析和Mean Shift算法来改进DEM变化检测,提高了灾害评估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对于未来灾害响应和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种方法强调了多源空间数据的综合运用,以及根据DEM精度设置有效阈值的重要性,这为今后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变化检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