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ESI学科分布与论文策略

需积分: 50 2 下载量 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64.21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是关于2017年在中国昆明举办的‘ESI高被引论文讲座’,主讲人是万跃华,来自浙江工业大学。讲座内容涉及如何发表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包括ESI的评价指标、学科分类、论文培育策略、期刊选择、写作技巧以及提高论文引用率的方法。" 详细知识点: 1. ESI评价指标与ESI学科分类: -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是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数据,包括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和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用于分析科研成果。 - ESI为科研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学术成果的多维度分析,帮助追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趋势。 - ESI数据每两个月更新一次,提供过去十年的数据,可用于评估机构、个人或学科的科研产出、影响力和发展趋势。 2. 热点论文与高被引论文: - 热点论文是指在最近两到两年内被引用次数位于前0.1%的论文,反映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 高被引论文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在过去十年内被引用次数位于前1%的论文,代表了该领域的经典或重要研究。 3. 如何发表高被引论文: - 选择合适的投稿期刊:期刊的选择对论文的影响力有直接影响,需根据研究领域和论文质量来选择。 - 培育高被引论文:需要聚焦研究前沿,深化自主创新,确保研究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 研究前沿追踪:持续关注领域内的最新进展,以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 - 英文写作技巧:包括题名、摘要、引言和致谢的撰写,要清晰、简洁且吸引读者。 - 提高论文引用率:通过合作、主动推广研究成果和引用其他相关工作,可以增加论文的引用机会。 4. ESI在课题选择中的作用: - 利用ESI可以分析科研发展趋势,帮助确定具有潜力的研究课题。 - 对于机构管理层,ESI数据可用于评估本机构的科研绩效、重点学科的发展以及与同行机构的比较。 5. 人才评估与引进: - ESI数据可以帮助人事部门进行人才评估,识别具有高影响力的科研人员。 这些知识点对于科研工作者和学术界人士尤其有价值,它们提供了提升研究成果质量和影响力的实用策略,同时也为科研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