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嵌入式系统中U-boot-1.1.6移植详解

需积分: 9 3 下载量 1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530KB DOC 举报
"u-boot-1.1.6的移植" 本文主要探讨了针对基于S3C2410处理器的Bootloader移植过程,特别是针对u-boot-1.1.6版本。Bootloader作为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在系统启动时初始化硬件设备,准备软件环境,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对于ARM架构的CPU,如S3C2410,Bootloader通常存放于地址0x00000000,以便上电后立即执行。 Bootloader有两种主要的操作模式:启动加载模式和下载模式。在启动加载模式下,Bootloader在无用户干预的情况下从固态存储设备加载操作系统至RAM运行,这是产品发布时的标准工作模式。而在下载模式下,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串口或网络等通信方式,使用xmodem、ymodem、zmodem、tftp、nfs等协议从主机下载文件,如内核映像和文件系统映像,直接运行或烧录到Flash中。例如,U-Boot允许在启动时通过用户按键在两种模式间切换。 u-boot-1.1.6是功能强大的Bootloader,不仅具备基本的加载功能,还支持网络功能,能够从远程服务器下载更新,或者对Flash进行烧写。在S3C2410平台上移植u-boot-1.1.6时,开发者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硬件初始化**:理解和配置S3C2410处理器的外设接口,如GPIO、定时器、串口等,以确保Bootloader能正确控制硬件。 2. **内存管理**:确定系统的内存布局,包括RAM的初始化,以及设置数据和代码的加载地址。 3. **设备树配置**:创建或修改设备树源文件(DTS),描述硬件组件,供内核使用。 4. **编译与链接**:使用适当的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u-boot源码,生成适用于S3C2410的二进制文件。 5. **烧录与测试**:将编译后的Bootloader二进制文件烧录到目标系统的Flash中,并验证其能否正常启动和加载操作系统。 6. **调试与优化**:通过串口或JTAG等工具进行调试,解决移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优化Bootloader性能。 7. **功能扩展**:根据需求,可能还需要添加特定功能,如网络支持、文件系统烧写等。 在嵌入式Linux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中,Bootloader属于引导加载程序的一部分,它包括可能存在的固件代码和Bootloader本身。对于S3C2410平台,Bootloader如u-boot-1.1.6的成功移植是构建完整嵌入式系统的关键步骤,它为后续的Linux内核启动和应用程序运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