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协议详解:全双工同步传输的4线接口

2星 需积分: 48 35 下载量 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收藏 259KB DOC 举报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协议详解 SP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微电子领域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它的全称是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中文可以理解为“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协议设计初衷是为了简化硬件连接,提高通信速度和效率,特别是在芯片内部和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中。它采用全双工、同步模式,仅使用四根引脚(SCK,Master Clock或时钟线;MISO,Master Input/Slave Output,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MOSI,Master Output/Slave Input,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NSS,Chip Select/Slave Select,片选信号),这大大减少了电路板上的连接复杂性和节省了空间。 SPI总线架构以环形结构为主,其中NSS引脚用于选择工作模式,即主设备通过改变NSS的电平来选择特定的从设备。当NSS为高电平时,从设备被选中;低电平时,从设备被解除选择,进入非活动状态。SCK是时钟线,它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而MISO和MOSI则分别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SPI通信是异步的,但数据传输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这样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接收和发送。 举例来说,当主机和从机都准备好并初始化后,如主机的数据缓冲区sbuff = 0xaa(10101010)和从机的数据缓冲区sbuff = 0x55(01010101),在8个时钟周期内会发生以下数据交换: 1. 第1个时钟周期:主机的sbuff的最低位(0)通过MOSI发送,从机的MISO接收,NSS保持高电平(选择从机)。 - 主机SBUFF:000-0101010100101010100 - 从机SDO:10101010x1010101101(数据接收到1) 2. 接下来的7个时钟周期,依次将主机sbuff的其他7位发送,每个时钟上升沿发送一位,下降沿接收,高位优先。 这个过程持续到第8个时钟周期,最后一位(高位)0发送完成后,SPI通信完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交换。通过这种方式,SPI协议能够在有限的引脚数量和时间内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尤其适合于需要大量并行外设连接的系统,如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和微控制器应用。理解SPI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时序对于设计和维护这些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