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层次结构与Cache-主存-辅存解析

需积分: 0 2 下载量 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1 收藏 1.16MB DOCX 举报
本资源主要涵盖了计算机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存储器带宽的概念以及动态和静态RAM的相关知识,还涉及到动态RAM的刷新机制及其不同类型的刷新方式。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设计策略。主要分为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两个层次。Cache—主存层次是为了缓解CPU与主存之间速度差异带来的问题,Cache作为高速缓冲,它的速度接近CPU,而成本接近主存,使得数据访问更为高效。主存—辅存层次则用于扩展存储容量,通常使用硬盘作为辅助存储,其容量大、价格低,但速度相对较慢。数据在主存和Cache间的迁移由硬件自动处理,对程序员透明;而主存与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度则涉及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协作,通过虚拟存储技术实现。 存储器的带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存储器能够读写的数据量,它是衡量存储性能的重要指标。例如,如果一个存储器的存取时间为200ns,那么其带宽为1s/(200ns) × 32bit = 160Mb/s = 20MB/s,表示每秒能传输20MB的数据。 接下来,我们讨论两种不同类型的RAM。静态RAM(SRAM)利用双稳态触发器保存信息,无需刷新,但功耗较高、集成度低、价格昂贵,适合用作高速缓存或小容量主存。而动态RAM(DRAM)依赖电容存储电荷,需要定期刷新以防止信息丢失,其特点是功耗低、集成度高、价格便宜,适用于构建大容量主存。 动态RAM的刷新是必要的,因为电容会逐渐泄漏电荷,导致存储信息丢失。刷新过程就是读取并重写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以保持其有效性。刷新方式主要有集中式、分散式、异步式和透明式四种。集中式刷新在固定时间进行,可能导致读写操作暂停;分散式刷新将刷新融入存取周期,但可能延长存取时间;异步式刷新兼顾两者优点,减少不必要的刷新;透明式刷新则是在不影响正常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刷新,对系统运行影响最小。 理解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带宽计算以及动态和静态RAM的工作原理和刷新机制,对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这些知识点在操作系统和软件开发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对提升系统性能和编写高效程序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