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编码深度解析:从ASCII到Unicode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8 收藏 938KB PDF 举报
"字符编码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字符编码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涵盖了从早期的ASCII编码到现代的Unicode编码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字符编码标准。内容包括字符编码的基本概念、ASCII编码的由来与规则、扩展ASCII(EASCII)和ISO8859系列编码,以及Unicode和UTF-8的关系。 首先,文章阐述了字符编码的重要性,它是为了在计算机中表示和处理文本而设计的。字符编码使得不同语言和符号能够被数字化,从而在数字系统中进行存储和传输。 接着,文章介绍了拉丁字母和字符编码的基础知识。字符编码是用来表示文本中每个字符的数字代码,它使得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显示人类语言。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是最早广泛使用的7位字符编码,它定义了128个字符,主要覆盖了英文字符和一些特殊符号。 然后,文章讨论了ASCII的扩展——EASCII和ISO8859系列编码。EASCII增加了对更多非英语字符的支持,而ISO8859标准则进一步扩展了字符集,支持多种语言的字符,如西欧语言。ISO8859-1是其中最常用的一个变体,它包含了拉丁字母和其他一些特殊字符。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单字节编码无法满足所有语言的需求,于是出现了Unicode。Unicode是一种包含世界上几乎全部字符的编码标准,旨在统一全球字符表示。它与ISO10646标准紧密相关,后者实际上是Unicode的另一个名称——UCS(通用字符集)。Unicode编码规则允许使用多字节表示字符,以适应不同语言的字符数量。 最后,文章讲解了Unicode的几种存储和交换形式,即UTF-8、UTF-16和UTF-32。UTF-8是最广泛采用的编码方式,因为它在表示英文字符时非常高效,同时也能兼容Unicode的所有字符。UTF-8的字节顺序标记(BOM)是"EFBBBF",用于标识一个文件或数据流使用的是UTF-8编码。 本文详细解析了字符编码的历史和原理,为理解不同编码系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对于从事文本处理、编程或者网络通信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2011-04-12 上传
字符编码的问题看似很小,经常被技术人员忽视,但是很容易导致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这里总结了一下字符编码的一些普及性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是得从ASCII码说起 说到字符编码,不得不说ASCII码的简史。计算机一开始发明的时候是用来解决数字计算的问题,后来人们发现,计算机还可以做更多的事,例如文本处理。但由于计算机只识“数”,因此人们必须告诉计算机哪个数字来代表哪个特定字符,例如65代表字母‘A’,66代表字母‘B’,以此类推。但是计算机之间字符-数字的对应关系必须得一致,否则就会造成同一段数字在不同计算机上显示出来的字符不一样。因此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制定了一个标准,规定了常用字符的集合以及每个字符对应的编号,这就是ASCII字符集(Character Set),也称ASCII码。 当时的计算机普遍使用8比特字节作为最小的存储和处理单元,加之当时用到的字符也很少,26个大小写英文字母还有数字再加上其他常用符号,也不到 100个,因此使用7个比特位就可以高效的存储和处理ASCII码,剩下最高位1比特被用作一些通讯系统的奇偶校验。 注意,字节代表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小单位,不一定是8比特。只是现代计算机的事实标准就是用8比特来代表一个字节。在很多技术规格文献中,为了避免产生歧义,更倾向于使用8位组(Octet)而不是字节(Byte)这个术语来强调8个比特的二进制流。下文中为了便于理解,我会延用大家熟悉的“字节”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