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鲷鱼生长形态变化几何计量学分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0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5 收藏 2.02M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详细探讨了红鲷鱼(Lutjanus campechanus)在其生长过程中的形状转变,采用几何形态学方法(GM)对194个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红鲷鱼在早期幼年阶段的形态变化最为显著且迅速,而随着成年,这种变化逐渐减缓。主要成分分析(RWA)揭示了体型大小和身体深度是影响幼年和成年个体形态变化的关键因素。头部和尾部轮廓的变化尤其明显,头部轮廓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沿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尾部轮廓则呈现从背部向腹部弯曲的趋势。通过二维偏最小二乘分析(2B-PLS)和CR系数,研究还显示了两个形态变化模块存在中等线性趋势,并且尽管它们以不同速率变化,但生长过程保持适度同步。这是首次报告几何形态学在墨西哥红鲷鱼研究中的应用。该研究发表在《海洋科学开放期刊》2018年,卷8,第407-430页。" 在本文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红鲷鱼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发育,这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和渔业相关的研究主题。红鲷鱼作为商业价值高的鱼类,其生长变化对渔业管理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几何形态学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量化并分析生物体形状的细微变化,这在此研究中得到了充分利用。 研究的核心是通过相对翘曲分析(RWA)来识别形状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体型大小和身体深度的差异是造成红鲷鱼幼年和成年形态差异的主要驱动力。此外,通过对头部和尾部轮廓的分析,作者揭示了鱼体形态演变的具体路径,头部轮廓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沿着相反方向发展,而尾部则呈现向腹部弯曲的形态,这些变化反映了红鲷鱼在生长过程中的生理适应。 二维偏最小二乘分析(2B-PLS)和累积贡献率(CR系数)的运用,揭示了红鲷鱼形态变化的两个模块有中等程度的线性趋势,这表明虽然这两个模块以不同的速度发生变化,但它们的生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步的。这一发现对于理解红鲷鱼的生长规律以及预测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具有重要价值。 这项研究为红鲷鱼的生长模式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渔业管理和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它也为未来其他鱼类乃至更广泛物种的形态发育研究提供了参考框架。通过几何形态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如何随时间演变,这对于生态学、进化生物学以及渔业科学等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