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架构详解:Master、Controller与Scheduler的角色
1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777KB PDF 举报
Kubernetes(k8s)是Google开源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统,它极大地简化了容器化应用的部署、管理和扩展。作为Docker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Kubernetes的核心理念是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的环境打包成可移植的容器,并通过一组协调服务进行自动化管理。
Kubernetes架构主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Master和Node。
1. Master节点:
- **Master** 负责整个集群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它是集群的核心,所有操作命令都由它处理。Master上运行的关键组件包括:
- **kube-apiserver**:作为核心组件,它提供了HTTP REST接口,是所有资源操作的统一入口,包括创建、删除、更新和查询(CRUD)操作,以及集群的整体控制。
- **kube-controller-manager**:这是一个自动化控制器,负责监督集群状态与期望状态的一致性,例如,当Pod失败时,它会启动新的Pod来维持ReplicaSet的预期副本数量。
- **kube-scheduler**:负责Pod的调度,根据策略和资源可用性决定Pod应被放置在哪一个Node上执行。
2. Node节点:
- Node是实际运行容器的工作节点,它们承载并执行由Master分配的Pod。Node上运行的关键组件包括:
- kubelet:负责与Master通信,接收Pod的配置并启动容器,同时监控容器的生命周期,确保它们按预期运行。
- Docker:用于运行和管理容器的底层引擎。
- kube-proxy:负责在Node之间路由网络流量,实现服务发现。
Master节点的这三个核心服务虽然通常部署在同一节点上,但在大型集群中,它们可以分布式部署以提高可用性和容错性。apiserver、controller-manager和scheduler之间的交互紧密,apiserver存储和管理资源状态,controller-manager监控并修复资源问题,而scheduler则根据策略决定Pod的最终归属。
学习Kubernetes架构有助于理解如何设计和维护高效的容器化部署,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组件实现应用的高可用性和伸缩性。掌握Kubernetes的架构原理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利用这一强大的容器管理平台,提升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
1493 浏览量
229 浏览量
264 浏览量
401 浏览量
2021-12-31 上传
131 浏览量
196 浏览量
291 浏览量
157 浏览量

weixin_38526780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高性能iOS聊天列表组件封装解决方案
- MFC实现的小草生长动画教程及源代码
- FileZilla 3.16.0版:远程服务器文件传输利器
- 微信小程序全栈实践:金盆洗脚城后端开发详解
- 易语言实现串口打印功能源码解析
- 导航栏集成UISearchBar的示例应用教程
- 实时计时表增强:RIS Timing AC Motorsport-crx插件功能解读
- 全面解析LTC1864高精度电压表的设计与应用
- 利用Photos框架实现iOS本地相册选择功能
- Android Tabhost标签页面的简易实现教程
- Swagger2依赖包详细介绍及常用版本
- JavaScript技术分享:nazifanchowdhury.github.io博客解析
- 易语言实现DTC数据库应用模块源码分析
- 易语言实现串口通信技术源码解析
- PHP开发教程:克隆与压缩包启动TP Dev Web 2021
- Hessian远程服务调用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