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技术详解:连续赋值语句与PLD/CPLD发展史
需积分: 31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5.83MB PPT 举报
在FPGA技术教程中,连续赋值语句是描述逻辑电路行为的关键部分。连续赋值语句由关键字`assign`引导,使用等于号`=`进行赋值,适用于将信号表达式的值即时映射到wire型变量上。这种语句强调的是信号的实时更新,反映输入信号变化时输出的即时响应,适用于逻辑门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例如,`assign y =~(a&b&c&d)`展示了如何用Verilog HDL描述一个四输入与非门,其中`y`是输出,`a`, `b`, `c`, 和 `d` 是输入,`#1` 表示存在1个时间单位的延迟。这表明在Verilog中,设计者可以明确指定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这对于理解和实现实际电路的行为至关重要。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技术,作为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其发展历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和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这些早期的器件通过熔丝或电可擦写技术实现编程。到了80年代,AMD的PAL和Lattice公司的GAL引入了更高的灵活性。Xilinx在80年代中期提出了现场可编程的概念,引领了FPGA技术的革命,用户可以直接改变内部布线以实现特定功能。
FPGA与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一起,构成了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家族。CPLD通常指的是在设计完成后再进行配置的器件,如Altera的CPLD产品。这些器件允许在芯片上进行配置,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和灵活性。
在现代FPGA技术中,如Altera和Xilinx的产品,除了基本的PLD功能外,还支持在系统编程(ISP)和高级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和Verilog)的使用,使得设计者能够使用高级抽象层次来描述复杂的数字电路,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灵活性。
学习和掌握连续赋值语句以及FPGA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原理,对于从事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和FPGA设计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电路的实现和性能优化。在实际应用中,理解这些概念能够帮助设计师创建高效、灵活且可重构的电子系统。
1191 浏览量
463 浏览量
1702 浏览量
1368 浏览量
842 浏览量
2046 浏览量
3478 浏览量
5468 浏览量
1808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034a19aff9fc41c48409f3df3e50f8f7_weixin_42190030.jpg!1)
xxxibb
- 粉丝: 22
最新资源
- Python分类MNIST数据集的简单实现
- Laravel框架实战开发项目:Eval-App
- 通用触屏驱动:四点或九点校正功能
- 自定义相机应用:拍照、水印添加及屏幕适应预览
- 微信多开协议二次开发及MYSQL数据库配置指南
- 探索Googology网站:yaxtzee.github.io的深度解析
- React组件开发教程与实践指南
- 掌握OpenGL+Qt模拟聚光灯效果
- xlrd-0.9.3:Python处理Excel的强大库
- ycu校园网站前端开发教程与实践
- I2S接口APB总线代码与文档解析
- 基于MATLAB的陀螺仪数据卡尔曼滤波处理
- 答题APP代码实现:MySQL+JSP+Android整合
- 牛津AI小组与微软合作实现Project 15音频识别挑战
- 实现QQ风格侧滑删除功能的SwipeDemo教程
- MATLAB中Log-Likelihood函数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