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自调节读取距离中间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需积分: 19 15 下载量 1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收藏 10.75MB PDF 举报
"这篇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探讨了RFID(无线频率识别)自调节读取距离中间件系统的设计,这是针对PMI-ACP2020最新考纲的一个研究。作者为刘建华,导师为王笑梅,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学校为上海师范大学。论文提出了解决RFID读写器阅读距离固定、无法用户自调的问题,通过引入模糊控制理论,实现了读写器读取距离的自动调节,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RFID技术中,读取距离的调节对于系统性能至关重要。传统的RFID系统,其读取距离通常固定,不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论文指出,接收功率与读写器发送功率的四次方根成正比,这意味着要增加阅读距离,需要大幅提高发射功率,这在实际操作中并不经济。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自调节读取距离中间件系统设计。 该系统采用S3C4480X-ARM7芯片作为核心,因其小巧的操作系统内核、低资源占用和高可靠性。同时,利用MSP430单片机进行电机控制,实现对衰减器的角度调节,以此控制RFID读写器的发射功率。通过模糊推理规则,将读写器的阅读距离和衰减器的角度进行模糊划分,建立了相应的模糊控制规则,使得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模糊量自动调节阅读距离,从而达到动态调整的目的。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RFID中间件的设计问题。传统的RFID中间件设计缺乏一致性与灵活性,不利于应对各种应用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论文引入了面向服务的RFID中间件架构(SOA)。SOA提供了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软件系统构造方法,增强了RFID中间件的整体性、灵活性和统一性。基于SOA,论文提出了包括读写器管理服务、标签信息服务、RFID安全服务在内的中间件平台架构,以适应不同RFID应用,并实现了EPC编码的自动解析,促进了跨平台的数据交换和集成,降低了构建RFID系统的复杂度。 这篇论文通过模糊控制技术改进了RFID读取距离的调节机制,同时利用SOA提升了RFID中间件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对于RFID技术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