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结构的蓝绿氮化物/红磷光体白光LED研究

0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2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创新的混合蓝绿色氮化物(Cyan Nitride)与红色磷光体(Red Phosphors)的白光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 WLED)设计,其核心特点是采用了微孔结构(Micro-Hole Structures)。这一研究发表在2018年9月的《光电子学杂志》(IEEE Photonics Journal)上,卷10,第5期,由Tao Tao、Ting Zhi等人共同署名,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南京大学的先进光电子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纳米结构国家实验室以及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光电工程学院。 混合氮化物/磷光体白光LED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通过精细调控光谱成分来实现高效的光转换和色温控制。微孔结构在此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是为了增强光提取效率,提高外部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EQE),并可能有助于改善光学均匀性。微孔可以作为光子的通道,引导发射的光线离开芯片,减少光损失,从而提升整体光源性能。 氮化物和磷光体的选择对于白光LED的性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分别负责蓝绿和红光部分,而混合能够提供更接近自然光的白色光源。研究者可能通过优化氮化物和磷光体的比例、晶体结构或掺杂元素,实现了良好的颜色协调和更高的亮度。 文章的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为10.1109/JPHOT.2018.2872035,表明这是该领域的一篇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强调了版权归属——©2018 IEEE。这篇论文不仅展示了学术界的最新进展,还可能对未来的照明技术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寻求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白色光源解决方案方面。 这项研究为提高白色发光二极管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路径,微孔结构成为提升其光学性能的关键要素,这将对LED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于照明设备制造商、材料科学家以及光电子工程师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有价值的设计参考和实验数据,为研发出更加先进的照明产品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