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生理信号驱动的人工神经网络情绪识别研究

0 下载量 1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998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单一、短时生理信号的人工神经网络在识别诱发情绪中的应用。研究由张珊斌、刘广元和赖祥伟三位作者共同完成,他们分别来自西南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和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论文的标题是《基于单个短期生理信号的人工神经网络情绪分类》。 在当前自动化情绪分析方法中,大部分依赖于多生理信号、长期生理信号或者两者结合的数据收集方式。这种方式在识别情绪时可能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因为它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号融合。然而,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即只使用单一、短时间窗口的生理信号——心电图(ECGs)和皮肤电导反应(GSRs)进行情感分类。这种简化的方法可能有助于提高情绪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因为减少了信号处理的复杂性。 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首先,对这两种生理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预处理,以确保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地捕捉到情绪变化的关键信息。接着,构建一个特定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如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或循环神经网络(RNN),来学习和理解ECGs和GSRs与不同情绪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训练这个模型,研究人员试图找到这些生理指标与基本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和厌恶)之间的对应模式。 为了评估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文章还记录并分析了情绪识别的时间效率。这包括了从生理信号采集到情绪类别预测的整个过程,以及可能影响性能的关键步骤的优化。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人员可能会发现使用单一、短时生理信号的优势,尤其是在实时性、资源消耗和准确性方面。 此外,论文可能还会讨论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即在新数据集上表现如何,以及如何处理个体间的生理差异。同时,文中可能会提到对于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群体的研究,以确保模型的普适性。 这篇研究论文为理解和解析情绪提供了一个新颖且实用的视角,特别是对于那些寻求实时和资源高效的情绪识别系统开发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单个生理信号的处理,它有可能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推动情感计算领域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