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内存与操作系统执行原理详解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7 收藏 435KB PDF 举报
本章节探讨了操作系统中的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概念,这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五版的第八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硬件和控制结构如何支持虚拟内存的实现,以及其对程序执行的影响。 首先,虚拟内存允许动态地址翻译。这意味着在运行时,进程引用的逻辑地址会被映射到物理内存地址上。这种灵活性使得即使一个进程被交换(swapping)进出主存,它仍然可以占据不同的内存区域,不会因内存不足而中断执行。这种机制使得大型程序能够被分割成不连续的部分,每个部分在需要时加载到内存,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执行一个程序时,操作系统通常会将部分代码和数据加载到主内存中,形成所谓的居民集(resident set)。只有这部分是驻留在内存中的,当程序试图访问不在主存中的地址时,就会引发中断。操作系统会将进程置入阻塞状态,以便处理I/O请求。例如,当操作系统检测到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内存未被加载时,它会暂停该进程的执行,并启动另一个进程来读取所需的页面。当磁盘I/O操作完成时,操作系统会恢复被阻塞的进程,并可能将其所需的页面加载回内存。 这种机制有助于提高程序的并发性和响应性,因为系统可以在等待I/O的同时执行其他任务。然而,虚拟内存也带来了额外的开销,包括内存管理的复杂性、地址转换的计算以及潜在的性能损失。操作系统通过调度算法和内存分配策略优化这些影响,以提供高效和稳定的系统性能。 总结来说,虚拟内存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动态地址映射和进程管理,实现了内存的高效利用,提升了程序的并发执行能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管理和性能优化的问题。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深入学习操作系统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