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分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62KB PDF 举报
"公路隧道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2009年),由石春香、杨群和郭忠印撰写,发表在2009年2月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主要探讨了公路隧道内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问题。文章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在单轴双轮轴载作用下,隧道内复合式沥青路面接缝处的应力分布。研究确定了偏载是最不利的加载条件,并提出了关键设计指标,即纵缝边缘加载位中心的沥青混凝土层底水平拉应力和接缝处沥青混凝土层顶面的竖向剪应力。作者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技术对分析结果进行处理,得到了在高强度基岩条件下的应力回归公式,同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沥青混凝土层厚度的设计计算步骤。" 这篇论文详细介绍了公路隧道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方法,其核心在于如何有效应对隧道环境中的特殊工况。首先,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车辆荷载对路面结构的影响。这种模型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隧道内路面在实际运营中的受力情况,尤其是对于接缝部位的应力分析,这是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因为接缝是路面应力集中和破坏的常见部位。 论文特别关注了偏载情况下,即车辆荷载不均匀分布时,对路面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这种偏载可能导致更高的应力集中,从而影响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研究者提出了两个关键的设计指标:沥青混凝土层底水平拉应力和接缝处顶面的竖向剪应力。这些指标对于评估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将这些理论分析应用于实践,作者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技术,将分析结果整理成易于应用的公式。这使得在高强度基岩条件下,设计人员能够快速估算出合适的沥青混凝土层厚度,以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此外,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论文展示了如何按照上述理论和方法进行实际的沥青混凝土层厚度设计计算。这一部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对于工程师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能帮助他们在实际项目中合理设计和优化隧道路面结构。 这篇论文不仅提供了理论上的分析模型和关键设计指标,还给出了实用的设计计算方法,对于公路隧道复合式沥青路面的工程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