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语音时长规整算法:分段处理提高合成质量
需积分: 10 1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691KB PDF 举报
"语音时长规整算法是用于调整语音信号长度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语音通信、识别和教学等领域。同步叠加算法(SOLA)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因其简单计算和良好的语音合成质量受到青睐。然而,SOLA在处理高压缩比例和低采样率语音时,语音质量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它忽视了语音的感知特性,特别是在关键的感知区域。为解决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时长规整算法,将语音分为压扩敏感、次敏感和非敏感三部分,对不同区域应用不同的压扩比例,以保护敏感区域,提高合成语音的质量。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在高压缩比和低采样率下能有效提升语音质量。关键词包括语音处理、时长规整、同步叠加和梅尔倒谱系数。"
在语音信号处理中,时长规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主要目的是改变语音的速度,延长或缩短语音长度而不影响其感知特征,如基音周期和共振峰结构。同步叠加算法(SOLA)是一种在时域中实现的典型方法,通过重叠并添加经过时间缩放的语音帧来实现。尽管SOLA算法简单实用,但当压扩比例增大,尤其是对于低采样率的语音信号,合成的语音质量会降低。
为了改进SOLA算法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个创新策略,即根据语音的频谱变化速度和能量分布,将语音信号划分为三个感知等级:敏感、次敏感和非敏感部分。对于这些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压扩比例进行时长规整。这样,敏感区域的语音特征能够被更好地保留,从而在压扩过程中减少对语音质量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分段时长规整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合成语音的质量,特别是在面临高压缩比和低采样率的挑战时。文章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它在处理高压缩程度和低采样率语音时,显著提升了合成语音的质量,这在语音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此外,梅尔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 MFCC)是语音识别和处理中的关键特征提取技术,它能够捕捉到人类听觉系统对声音频谱的感知特性。在本文中,尽管未详细阐述MFCC的具体应用,但可以推断,在进行语音时长规整时,MFCC可能被用来评估和分析语音的感知特性,以指导算法的优化。
这项工作为语音时长规整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段处理和适应性压扩,增强了算法在处理各种语音条件下的性能,对于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积极的贡献。

baidu_38483802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C语言实现学校运动会管理系统教程及资源下载
- Seti-UI主题:Atom编辑器的深色界面美学
- 批量重命名工具更名快车2005使用教程
- Play框架2.2.3版本下的应用程序测试方法
- CListImageCtrl:实现拖拽与文件夹浏览的图片缩略功能
- ASP.NET百姓问答系统:源码与数据库教程
- 卡巴斯基KAV8.0授权文件36个KEY即将到期
- 深入浅出:Java架构下Struts+Spring+Hibernate整合应用指南
- 精选生物信息学资源:优秀图书馆与软件汇总
- 帕托斯综合学院编程实践项目:ExoticaCalcados
- 探索SharpGL 2.0:高效OpenGL类库的应用
- Visual Assist X v10.4.1626.0 版本特性及VC6和VS2005集成
- 进销存数据库设计的实现与优化
- 掌握AES加密技术:tiny-AES-c-master的深入分析
- 跨平台GUI工具箱wxPython 2.9.1.1版发布
- CS2223项目2:Java实现树的三种遍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