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软岩巷道非对称破坏分析与经济控制策略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621KB PDF 举报
"大断面软岩巷道非对称破坏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在深部软岩巷道建设中,非对称变形破坏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往往会导致巷道稳定性下降,影响矿山的安全与经济效益。许绍明和徐颖在《大断面软岩巷道非对称破坏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一文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文章指出,软岩巷道的非对称变形破坏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 地应力分布不均:深部巷道通常受到复杂地应力的影响,尤其是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的差异,可能导致巷道两侧或顶部与底部的变形程度不同。 2. 巷道形状和尺寸:大断面巷道由于表面积较大,更容易引发非对称变形。此外,巷道的几何形状也可能导致应力分布的不均匀。 3. 围岩性质差异:软岩具有较高的塑性和流变性,其内部可能存在天然的结构面或软弱层,这些因素会加剧非对称变形。 4. 支护方式的选择:传统的全断面高强度支护可能无法有效应对非对称变形,因为这种支护方式忽视了巷道局部的弱点。 为了有效控制非对称破坏,文章提出了非对称耦合控制对策,即针对巷道的薄弱部位进行加强支护。这一策略包括: 1. 精确识别关键区域: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确定巷道中应力集中、岩石质量差或有明显结构面的部位。 2. 非对称支护设计:根据识别出的关键区域,采用不同的支护材料和强度,实现有针对性的支护。 3. 动态调整支护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措施,确保支护效果与围岩变形同步。 实证研究表明,采用非对称支护后,50至70天后巷道围岩的变形趋于稳定,顶板下沉量约20毫米,两帮移近量小于80毫米,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控制变形,且成本较全断面高强支护显著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软岩巷道、非对称变形、加强支护、控制对策 总结来说,解决深部软岩巷道非对称破坏的关键在于理解其成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动态调整的支护策略,通过非对称耦合控制,可以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同时降低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