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标准化工作与RFC关系详解-谢希仁《计算机网络》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1.22M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谢希仁编著的《计算机网络》课件,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因特网的发展、因特网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类别、性能、体系结构等内容。特别强调了RFC在因特网标准化工作中的角色,包括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历史的RFC、实验的RFC和提供信息的RFC等6种类型。"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RFC(Request for Comments)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文档,它记录了互联网相关的协议、技术规范和建议。各种RFC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因特网的基石,它们是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以下是关于RFC及其在因特网发展中作用的详细说明: 1. **因特网草案**:这是新想法和技术的初步提议,尚未获得广泛认可,处于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过程中。 2. **建议标准**:当草案经过充分讨论和修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就可能升级为建议标准,但仍允许进一步的反馈和改进。 3. **草案标准**:建议标准经过更多的实践验证和修正后,可能会成为草案标准,这意味着其成熟度更高,更接近最终的正式标准。 4. **因特网标准**:这是最高级别的RFC,代表了被广泛接受和实施的技术规范,如TCP/IP协议栈中的各个协议。 5. **历史的RFC**:这些是过去曾起作用但现在可能已被取代或过时的RFC,它们仍然保留下来作为历史参考。 6. **实验的RFC**:用于测试新的概念或技术,不保证会成为标准,但可以为未来的技术创新提供实验基础。 7. **提供信息的RFC**:这类RFC通常不涉及标准或技术规范,而是提供指导、解释或一般性信息,如最佳实践或白皮书。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离不开这些RFC的推动。例如,TCP/IP协议,作为因特网的基础,最初就是通过RFC的形式提出并逐渐演进的。网络的标准化工作确保了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促进了全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在第1章概述中,谢希仁的课件还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关键作用,以及因特网从科研网络到全球商业网络的演变过程。此外,课件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边缘部分(用户设备和应用程序)和核心部分(路由器和交换机)。同时,课件涵盖了网络的分类、性能指标(如带宽、延迟和吞吐量)以及非性能特征(如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份课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对理解因特网的工作机制以及RFC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具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