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安多地区1:25万第四纪地质遥感调查与新构造研究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2.19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卫星遥感技术在西藏安多县1:25万区域第四纪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作者团队通过处理和分析ETM+图像,进行了详细的地质研究。 文章首先对西藏安多县1:25万图幅的ETM+图像进行了几何精校正和镶嵌处理,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图像的精确性和一致性。接着,他们选择了ETM+7、ETM+4、ETM+3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并与全色波段融合,以生成高清晰度的研究区影像图。这种假彩色合成技术能够更好地突出地表不同地质体的特征,便于后续的遥感解译。 通过分析这些遥感图像,作者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这是一种识别和分析地质特征的关键工具。利用这些标志,他们对研究区的沉积物、地貌、水系和新构造进行了初步的目视解译,绘制了1:25万第四纪遥感解译图。这些解译图对于理解地质历史和地貌演变至关重要。 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作者深入研究了该地区的第四纪沉积物,包括它们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范围。结果显示,晚更新世的冰水沉积物、冰碛物以及冲洪积物在该区域最为广泛。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区内存在晚更新世冰蚀谷,以及规模较大的中更新世古冰蚀谷,这为探讨青藏高原的冰川历史提供了宝贵信息。 通过分析线性影像、水系的形态以及洪积扇的偏转等特征,作者对研究区的新构造运动进行了识别和初步的活动性判断。新构造活动是地壳运动的重要表现,对于了解地壳动态变化和地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强调了遥感技术在高原地区地质调查中的优势,尤其在难以直接进行实地考察的复杂地形中。它为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及其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未来类似地区的地质研究提供了参考方法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涉及遥感技术的应用、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安多县的第四纪地质学研究以及新构造活动。文章被分类在遥感技术(TP69)和青藏高原地质学(P534.63)领域,表明其专业性和学术价值。文献标识码为A,表示这是一篇原创性的科研论文。文章编号则标识了该论文在2008年《现代地质》杂志第22卷第1期中的具体位置。 这篇论文展示了卫星遥感技术如何帮助科学家们揭示西藏安多县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历史,以及它在地质调查和环境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遥感和实地调查的结合,作者们提供了关于冰川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貌演化的深入见解,这对于理解青藏高原这一独特地理区域的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