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开发架构指南:步骤、约定与工程划分

需积分: 9 12 下载量 1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1 收藏 4.83MB PPTX 举报
张人杰的《项目开发架构规约》是一份详细的指南,旨在分享他在2020年开发Spring Cloud项目的实践经验。这份PPT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知识点: 1. 术语与概念统一: 强调了在公司内部保持名词和概念的一致性,如将前台系统称为"前台",后台系统称为"后台",并将项目统称为"粮链项目"。微服务的工程被定义为"模块",每个jar包对应的代码库则被称为"工程"。 2. 开发过程与步骤: 开发流程包括明确开发模块、确定版本号、按文档指定版本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保持模块版本的一致性,测试完成后通过jenkins发布对应tag的代码。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操作方法,确保了项目管理的标准化。 3. 工程划分与依赖规则: 模块被细分为三个工程:实体工程(存放实体类和领域对象模型)、接口工程(提供对外接口)和微服务工程(实现微服务功能)。这些工程之间的关系是严格的,即下层代码仅依赖上层,接口工程间互不依赖,微服务间也不允许有直接依赖。jenkins打包遵循特定顺序,先打包domain,接着接口,最后微服务。 4. 包命名规范: 提供了统一的包命名规则,所有工程的包名采用"com.xxxx.web.zzzzz"格式,其中zzzzz代表模块名称,便于代码的组织和理解。 这些规约旨在提升团队协作效率,保证代码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有助于降低开发过程中的混乱和冲突,是构建高质量Spring Cloud项目的基石。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确保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并符合公司的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