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蔚敏《数据结构》线性表解析与学习笔记

需积分: 7 0 下载量 1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8 收藏 1.17MB PDF 举报
"这篇资料是清华大学严蔚敏教授的《数据结构》课程中关于线性表部分的教学笔记,包含了学习要点和习题答案,适用于学习数据结构的学生或专业人士。"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是组织和管理数据的重要工具,而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最基础且广泛应用的一种。线性表是一种线性结构,其特点是数据元素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每个元素有且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后继,除了首元素没有前驱,末元素没有后继。这种结构允许快速访问、插入和删除操作。 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ADT)定义如下: - 数据对象:D = {ai | ai ∈ ElemSet, i = 1, 2, ..., n, n ≥ 0},其中n是线性表的长度,n=0时的线性表为空表。 - 数据关系:R1 = {<ai-1, ai> | ai-1, ai ∈ D, i = 2, ..., n},表示元素之间的前后关系。 线性表支持的基本操作包括: 1. **结构初始化** (InitList(&L)):创建一个空的线性表L。 2. **销毁结构** (DestroyList(&L)):销毁已存在的线性表L。 3. **判断是否为空** (ListEmpty(L)):检查线性表L是否为空,返回TRUE或FALSE。 4. **获取长度** (ListLength(L)):返回线性表L中元素的个数。 5. **获取前驱元素** (PriorElem(L, cur_e, &pre_e)):如果当前元素cur_e不是第一个,返回其前驱元素pre_e。 6. **获取后继元素** (NextElem(L, cur_e, &next_e)):如果当前元素cur_e不是最后一个,返回其后继元素next_e。 7. **获取指定位置元素** (GetElem(L, cur_e, &next_e)):返回线性表L中第i个元素的值。 8. **定位元素** (LocateElem(L, e, compare())):根据比较函数compare()找到线性表L中第一个匹配的元素及其位序。 9. **遍历线性表** (ListTraverse(L, visit())):对线性表L中的每个元素执行visit()函数。 这些基本操作构成了线性表的核心功能,它们对于实现各种算法和数据管理至关重要。在实际编程中,线性表可以使用数组或链表来实现,每种实现方式都有其优势和适用场景。例如,数组实现提供了随机访问的便利,但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涉及大量元素的移动;而链表则更灵活,插入和删除通常更快,但访问元素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在学习线性表时,除了理解其基本概念和操作外,还需要通过习题来巩固知识,掌握如何设计和分析相关算法的效率。严蔚敏教授的《数据结构》课程笔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框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线性表的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