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模型下主动臂章电磁场暴露与心脏起搏器干扰的研究

0 下载量 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393KB PDF 举报
本篇研究论文探讨了"使用成人、儿童和婴儿模型对主动臂章的电磁场剂量学测定及其对心脏起搏器的电磁干扰"。随着可穿戴设备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普及,人们对于这些设备对人体电磁场暴露(EMF)的影响以及对植入式医疗设备如心脏起搏器的电磁兼容性(EMI)问题的关注日益增长。作者团队,来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胡洋等人,合作研究了名为"主动臂章"的可穿戴设备,这是一种可能频繁接触人体并可能产生辐射的装置。 研究的核心内容涉及三个关键方面:首先,通过建立成人、儿童和婴儿的生物模型,研究人员细致地测量了主动臂章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所发射的电磁场强度,这有助于评估不同年龄段个体可能接收到的电磁辐射水平。其次,他们特别关注了这种设备对心脏起搏器的影响,因为心脏起搏器是体内敏感的电子设备,可能受到电磁场的干扰,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 剂量学测定部分,即对电磁场的辐射程度进行量化,是通过标准化的实验方法和设备完成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研究人员可能使用了专门的电磁场测量仪器,如射频场探头或电磁场感应器,对不同距离和角度下臂章产生的电磁场进行了测量,并记录了相应的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特定吸收率)值,这是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生物组织影响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电磁干扰方面,通过模拟心脏起搏器在各种电磁环境下工作的情况,研究团队评估了主动臂章可能引发的信号干扰,包括但不限于频率响应、相位噪声和信号失真等指标。他们可能利用了专业软件和仿真工具来模拟和预测电磁干扰效应,以便提出降低潜在风险的措施或设计优化方案。 最后,本研究的结果不仅提供了关于主动臂章电磁暴露和潜在干扰的定量数据,还可能为可穿戴设备的设计者和监管机构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同时推动技术发展,使得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兼顾健康考量。 这篇研究为理解和管理可穿戴设备的电磁场效应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公众健康和医疗设备的和谐共存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