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牛估值路径:从成长底到微观视角

0 下载量 1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2 收藏 3.54MB PDF 举报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四)深入探讨了科技牛的估值问题,从宏观到微观视角分析。报告指出,中国A股市场已经进入“成长底,科技牛”的阶段,这一转变是基于A股成长板块满足了“四位一体”底部特征,类似于2002年纳斯达克牛市的启动模式。初期,估值经历了快速提升(“干拔估值”),随后进入温和扩张阶段,分母端的驱动力量逐渐转向分子端,即公司的盈利能力开始主导股价表现。 报告引用了纳指牛市初期的估值演变路径,表明A股成长板块正经历估值从分母端(如市盈率)向分子端(如盈利和现金流)的转变,股价表现开始“去伪求真”,体现真实价值。随着科创板的临近,传统基于盈利数据的估值体系将面临重塑,新兴成长类公司可能需要新的估值方法,例如关注研发管线价值(Pre-IPO阶段)。 对于成长股的估值,报告强调了生命周期的重要性,根据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估值元素。在产品面市前,主题概念占主导,销售收入可能为主要估值依据;导入期则需关注销售收入的增长潜力;当进入成长期,净利润、现金流或调整后的盈利指标(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成为关键参考。通过对盈利路径的前溯,投资者可以选择“盈利—现金流—收入—前期投入”四个估值因素中的一个作为主要依据。 报告还特别提及了科技行业中的一些具体估值方式,如创新药在上市前阶段,其估值往往依赖于在研管线的价值评估。整体来看,这份报告提供了深入理解科技牛背景下估值变迁的方法和思路,对投资者理解和把握当前A股成长板块的动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投资者在阅读时也应注意到报告末尾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