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解析:七大原则与模式分类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573KB PDF 举报
"计算机基础-设计模式.pdf" 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下解决问题的最佳实践。设计模式基于面向对象的原则,可以帮助开发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采用已被验证过的有效解决方案,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首先,设计模式遵循七大原则,这些原则是设计模式的基础: 1. 开放封闭原则:这是设计模式的核心原则,意味着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当需要新增功能时,应通过添加新代码而非修改已有代码来实现。 2. 单一职责原则:一个类或方法应该只有一个明确的职责,以降低代码的复杂性和因变更带来的风险。 3. 依赖倒置原则:依赖于抽象,而不是具体实现。这使得代码更灵活,更容易适应变化。 4. 接口隔离原则:接口应该小而专,避免一个接口包含不相关的操作,以便客户端只需要关注所需的功能。 5. 里氏替换原则:子类必须能够替换掉它们的基类,不影响系统的行为,保证代码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6. 迪米特原则:减少类之间的耦合,每个类只与直接朋友通信,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7. 合成复用原则:优先使用对象的组合/聚合,而不是继承,以保持对象间的松散耦合,增加代码的灵活性。 接着,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1. 创建型模式:关注对象的创建,如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它们提供了一种封装对象创建过程的方式,使得客户端代码不需要知道具体的创建细节。 2. 结构型模式:关注如何组合不同的类和对象,构建更复杂的结构。包括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和享元模式。这些模式帮助我们有效地管理和组织对象,降低复杂性。 3. 行为型模式:关注对象间的行为和责任分配,例如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和解释器模式。它们主要涉及对象间的交互和通信。 简单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用于创建对象实例,适合于对象较少且固定的场景。例如,Spring框架中的BeanFactory使用该模式来根据配置创建Bean对象。 工厂方法模式则更进一步,它定义了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类。这种方式使得类的实例化延迟到了子类中,增强了代码的灵活性。 抽象工厂模式则是在多个相关或相互依赖的产品族中,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无需指定它们的具体类。它允许系统在不指定具体产品的前提下,更换产品族。 理解并熟练应用这些设计模式,能显著提升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使得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在实际开发中,结合这些设计模式,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业务需求,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