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只读存储器阵列解析

需积分: 32 1 下载量 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8 收藏 13.7MB PPT 举报
"只读存储器阵列-计算机组成原理 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核心课程,它深入讲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在这份PPT中,主要聚焦于只读存储器(ROM)阵列的讲解。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一旦写入就不会因为电源断开而丢失,常用于存储固定的系统程序或配置数据。 在ROM阵列中,行地址译码器和列地址译码器是关键组成部分。地址译码器的作用是根据输入的地址信号来选择存储单元。行地址译码器负责选择行,而列地址译码器则决定选择哪一列的存储单元。在提供的信息中,我们看到地址线有A3、A2、A1和A0,这意味着地址空间至少可以区分16个不同的位置。同时,还有X0、X1、X2和X3作为列地址译码器的输出,以及Y0、Y1、Y2和Y3作为存储单元的输出。这样的设置表明该ROM可能包含16个存储行和16个存储列,总共256个存储单元。 课程由孟大伟主讲,参考书籍包括不同版本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这些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计算机,不仅限于理解现有系统,还在于能够设计和优化计算机系统解决方案。 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以及它们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而软件系统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强调了从底层硬件到高层软件的抽象过程。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从电子管时代的低速大型设备,到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带来的小型化与高速化,再到如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机型,如ENIAC、IBM7090等,这些里程碑式的设备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革新。 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是掌握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包括各个部件间的关系、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逻辑实现。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学生将有能力参与到软硬件结合系统的开发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