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架构与传统架构对比:抵御恶意代码与应用攻击

需积分: 45 63 下载量 1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收藏 5.27MB PDF 举报
"本PPT是作者对OSG书第7版的精华摘取和总结,涵盖了CISSP考试所需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安全和风险管理、恶意代码与应用攻击等内容,帮助一次性通过CISSP考试。内容来源主要是OSG书,部分来自AIO和其他资料。笔记详尽地讲解了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概念,以及相关保护措施,并强调了超融合架构在应对恶意代码和应用攻击时的优缺点。" 详细说明: 1. **恶意代码与应用攻击**: - **病毒**:四种常见的传播技术包括主引导记录感染、文件感染、宏感染和服务注入。主引导记录病毒(MBR)是一种早期的病毒感染形式,攻击MBR以控制启动过程,将病毒代码加载到内存执行。 2. **超融合架构的优缺点**: - **优点**:超融合架构整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提供了一体化的管理平台,简化了运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且能快速扩展,有利于应对恶意代码和应用攻击。 - **缺点**:由于集中化,一旦遭受攻击,整个架构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对网络安全和管理复杂度要求更高,需要更强大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安全和风险管理**: - **机密性**:保护措施包括加密、流量填充、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分类和人员培训。机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紧密相关,缺乏任何一方都无法确保整体安全。 - **完整性**:防止未授权修改,如病毒、逻辑炸弹、漏洞和后门。保护措施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入侵检测、加密、散列、接口限制和人员培训。 - **可用性**:关注资源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误操作或资源不足导致的中断,同时强调正确配置安全策略和控制以防止破坏。 4. **身份和访问管理**: - **3A(认证、授权、可问责性)**:这五个元素(身份识别、身份认证、授权、审计和可问责性)是确保安全策略正确实施的关键,支持可问责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对IT安全挑战至关重要,特别是在CISSP认证考试的准备过程中。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概念,IT专业人员能够更好地设计、实施和维护安全的系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