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编程:listen()函数详解与TCP/IP服务架构

需积分: 50 11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330KB PPT 举报
本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服务器端启动监听的过程,特别是关于listen()函数在Socket编程中的关键作用。Socket编程是IT行业中构建网络通信应用的基础,它提供了一种通用的网络接口,使开发者能够编写跨平台的网络程序。 首先,Socket简介部分介绍了WindowsSocket和LinuxSocket的区别,前者是Windows环境下的网络编程规范,基于4.3BSD的API,而后者则是标准的Unix接口,例如伯克利套接字(BSDSocket)。WindowsSocket经历了从Winsock 1.1到Winsock 2.2的发展,后者支持32位系统,成为Windows环境下的事实标准。 listen()函数是Socket编程中的核心部分,它接受一个已绑定地址但未建立连接的套接口描述字(s)以及一个参数backlog,后者表示等待连接的最大队列长度。这个函数的作用是将套接字设置为监听模式,允许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当有新的连接请求时,系统会将这些请求暂存,直到服务器能够处理或者队列满。 文章还提到了两种常见的Socket类型: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流式套接字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确保数据有序、无差错地传输;而数据报套接字则提供无连接的服务,数据可能不保证到达,适合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对于网络操作,TCP/IP协议被集成到操作系统的内核,使得网络编程有了全新的"I/O"操作方式。当两个位于不同机器的进程需要通信时,通过Socket接口,它们可以跨越网络进行连接,而无需关注底层协议细节。 为了编写Socket程序,开发人员需要了解与BSDSocket兼容的基本函数,如socket(), connect(), accept()等,以及网络信息检索函数。同时,针对不同平台,如Windows和Linux,可能需要特定的头文件和库,例如在Windows上可能需要#include<winsock2.h>。 文章最后概述了面向连接的C/S程序的工作流程,即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服务器通过listen()和accept()函数处理连接,然后进行数据传输。而对于无连接的通信模型,如UDP,流程更为简单,直接发送数据,无须预先建立连接。 这篇文章详尽阐述了服务器端启动监听的listen()函数在Socket编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利用Socket实现不同类型的通信,包括其在Windows和Linux平台上的差异和适用场景。对于任何想要开发网络应用的开发人员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