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DIC算法详解:实现arctanh与双曲系统向量模式计算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47 30 下载量 1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1 收藏 147KB DOCX 举报
CORDIC算法是一种快速且低功耗的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设计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浮点数和复数运算。在FPGA中,CORDIC算法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因为它能够高效地执行特定的数学函数,如arctanh(双曲反正切)和sqrt(x^2 - y^2)。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类型的CORDIC算法实现:传统的和扩展的。传统CORDIC算法遵循一个递归公式,如1-1所示,其中x和y作为向量的分量,通过逐次调整它们的值来逼近目标函数的值。每个迭代步骤中,根据x(i+1)和y(i+1)的符号决定增量方向(d),然后根据双曲系统中的缩放因子w进行调整。初始条件包括z0=0, x0=1, 及绝对值较小的atanh(y0/x0)(约小于1.1182),保证了算法的有效收敛性。 输入的x0和y0满足特定的关系,x0大于y0,当atanh(y0/x0)在一定范围内时,算法的目标是计算出z=atanh(y0/x0)和x=w*sqrt(x0^2 - y0^2)。为了确保收敛性,迭代序列需要按照特定模式重复,例如i=123445等,这与双曲系统的缩放因子w=0.82816有关。 扩展的双曲系统通过修改迭代序列,如i=-M,-M+1,...,-1,0,1,2,3,4,4,5,进一步增加了算法的收敛范围。这种扩展允许处理更大的输入值,但M的选择会影响收敛性能。具体的收敛范围和M的关系可能通过实验或公式得出,但通常情况下,实际应用中M不需要太大,因为atanh(0.99999)大约等于6.103,这就限制了实际需要处理的极端情况。 文章提供了一个Matlab实现的传统CORDIC算法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循环结构和条件判断来逐步逼近目标函数。这个实现中,w的值会根据迭代次数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的计算。 CORDIC算法是一种高效且适合硬件实现的算法,特别适合于FPGA中的数值计算任务,尤其是在处理双曲函数时,它的迭代性质使得它能够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完成复杂的数学操作。通过理解并掌握CORDIC算法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可以优化FPGA的设计,提高计算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