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相变中的熵产生物理与再加热效应

0 下载量 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532KB PDF 举报
"手性相变的熵产生和再加热" 这篇公开访问的学术论文"Entropy production and reheating at the chiral phase transition"发表在Physics Letters B 790(2019)557–562,探讨了非平衡手性相变中熵的产生以及再加热现象。手性相变是物质在极端条件下,如高能物理或宇宙早期状态时,其粒子(如夸克)的手征性质发生改变的过程。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理解基本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的关键过程至关重要。 作者通过耦合到夸克等离子体的Bjorken动力学来模拟阶跃参数,利用Langevin方程来描述动力学对称性的破缺。Langevin方程是一种统计力学工具,用于处理随机过程,特别是在存在耗散和噪声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耗散代表系统失去能量的过程,而噪声则反映了随机涨落的影响。 研究中,作者关注了耗散和噪声如何影响熵的生成。熵是衡量系统无序度的物理量,在相变过程中通常会增加。他们还分析了在流体膨胀时,不同类型的相变(交叉和一阶相变)如何影响再加热过程。再加热是指在相变后,系统通过各种机制恢复到较高温度的过程。 通过对流体膨胀率的研究,作者发现熵的相对增加量在低射束能量时可达到分界点的10%,而在一阶相变时可以高达100%。这种变化可通过测量离子束与质子比率随射束能量的变化来探测。这为实验观测提供了可能的标志物,尤其是在高能物理实验中,例如利用重离子对撞机进行的实验。 文章进一步讨论了这些结果对理解和探索早期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过程的意义,因为手性相变和熵产生可能在宇宙大爆炸后的早期阶段出现。此外,这些研究也为开发新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以便更深入地探索量子色动力学(QCD)和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 这篇论文揭示了手性相变过程中熵产生和再加热的复杂性,并提出了可测量的物理量,这对于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通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基本物理定律以及物质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