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土地利用数据融合与转移矩阵生成详解
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3-23
1
收藏 2.41MB DOC 举报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的具体步骤。首先是数据准备阶段,需要准备两幅不同时相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每幅图的属性表都要有一个表示土地利用类型的字段,分别命名为Type1995和Type2000,并且要使用统一且完整的土地利用类型名称,如“城镇用地”、“有林地”等。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接着是数据融合阶段,在ArcMap中打开两个时相的图层,然后使用ArcToolbox中的Dissolve工具对每个时相的数据进行融合。在工具设置中,需要选择要融合的图层、输出结果的存储位置和名称,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字段(如Type1995)。勾选Creat multipart features选项后执行工具,将相同利用类型的记录融合为一个记录,以提高后续步骤的计算速度。重复此过程,对另一时相的数据进行融合。通过数据融合,将不同的利用类型合并为同一类型,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便利。
第三步是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即分析不同时相下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变化情况。在ArcMap中打开融合后的图层,使用ArcToolbox中的Spatial Analyst工具中的Tabulate Intersection工具来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在工具设置中,选择需要分析的图层、行字段和列字段,然后执行工具。生成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将显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变化情况,例如从“耕地”到“林地”的变化数量等。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最后,根据生成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进行数据可视化和进一步分析。在ArcMap中可以利用符号化功能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可视化展示,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同时,可以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空间分析,深入挖掘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背后的规律和关联。通过综合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综上所述,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数据准备、数据融合、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数据可视化等步骤,可以全面、系统地分析不同时相下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重要参考。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方法。
286 浏览量
282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yyyyyyhhh222
- 粉丝: 467
最新资源
- Spring-Struts-Hibernate集成应用教程
- 工作流基础与jBpm开源引擎解析
- JSP入门教程:基础语法与示例解析
- MD5加密算法详解与安全性分析
- Visual FoxPro 6.0 教程:从基础到面向对象编程
- 新型轴流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 软件开发编码规范与约定详解
- 麦肯锡方法与结构化问题解决
- Vim编辑器完全指南:动手实践版
- 富士变频器RS485通讯卡详细指南:远程操作与扩展功能
- Spring框架入门教程
- C++/C编程规范与指南
- Struts框架详解:构建高效Web应用
- 迈克尔·巴雷的C/C++嵌入式系统编程指南
- Google搜索技巧详解:从基础到高级
- Windows系统管理命令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