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在高速大容量数据采集存储系统中的应用
PDF格式 | 198KB |
更新于2024-09-01
| 108 浏览量 | 举报
"基于FPGA高速大容量数据采集/存储系统"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基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高速大容量数据采集与存储解决方案,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国防监控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系统的核心需求是在确保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实现对信号或故障特征的长时间连续监测和存储。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三个关键部分:A/D转换器、FPGA数据双缓冲器和CF卡存储单元。
1) A/D转换器:模拟信号首先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这里选用的是250kS/s采样率的16位ADS8515 SAR型A/D转换器,内置采样保持器,提供快速转换速度。光耦隔离确保了信号处理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2) FPGA:采用了ALTERA公司的CycloneⅡ系列EP2C35F672I8N,其低功耗、灵活的I/O控制和多种电源电压选项使其成为理想的控制器。FPGA负责接收A/D转换后的数据,利用外部SDRAM实现数据的缓冲,然后将数据写入CF卡。选择SDRAM作为缓冲器的原因在于其大容量、低成本以及高速突发传输模式,能有效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3) CF卡存储:作为长期数据存储介质,CF卡在数据存储满时会发送满信号给FPGA,后者则停止数据采集并提示用户更换卡片。这一设计保证了系统的持续运行和数据完整性。
系统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系统启动后,FPGA向A/D转换器发送启动信号,A/D转换器开始连续采样并转换模拟信号。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FPGA进行缓冲管理,同时,FPGA控制SDRAM的读写操作,将数据暂存在SDRAM中。当达到预设存储容量时,CF卡发出满信号,FPGA停止A/D转换,保存当前状态,并通知用户更换存储卡以继续数据采集。
此外,FPGA还负责整个系统的时序控制和错误管理,确保数据采集和存储过程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实现了高速、低成本且易于扩展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满足了现代工业和科研领域对大数据量、高实时性的需求。
相关推荐
116 浏览量
2021-07-13 上传
108 浏览量
124 浏览量
367 浏览量
282 浏览量
130 浏览量
140 浏览量
2021-07-13 上传

weixin_38748556
- 粉丝: 6

最新资源
- Ionic-CZ-Conventional-Changelog:遵循传统格式的前端commit适配器
- JQ分页模板实现动态数据分页的强大功能
- 掌握Apache Tomcat 7.0.72:Java Web开发入门必学
- 文本词频统计工具:分词、提取、去停用词
- RT1052母板与核心板资源及库的下载指南
- ESP8266编程软件的使用与原厂程序编译指南
- C++与QML交互:属性访问与控制指南
- PHP+AJAX打造的在线聊天室功能详解
- Eclipse与IDEa中利用Maven搭建SSM框架教程
- 秋叶拓哉:挑战程序设计竞赛的算法与数据结构
- C语言实现万年历功能的完整例程
- 精通PID控制算法:笔记与C代码实战
- Halcon 2018年4月更新的五个版本试用许可证书
- 掌握rollup-plugin-preprocess:前端开发预处理插件指南
- Vue框架下echarts集成的简化解决方案
- Python3 Django个人博客项目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