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时间序列分析在地下水位多步预测中的应用

需积分: 13 0 下载量 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526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07年发表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第29卷第1期的一篇自然科学论文,由陈南祥、张海丰和李松海共同撰写。该研究利用混沌理论分析了宁陵地区的地下水位时间序列,通过相空间重构技术和G-P算法、C-C方法、Wolf方法提取了Lyapunov指数,揭示了地下水位变化的混沌特性。进一步,研究计算了地下水位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和时间延迟,并采用局域加权一阶多步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有效地对地下水位进行多步预测。此工作得到了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的支持。" 本文的重点在于利用混沌理论来研究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这在水文地质学和水文水资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混沌理论是研究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工具,能帮助理解看似随机但实际上有内在规律的现象。在本研究中,相空间重构是将一维时间序列转换为多维状态空间的过程,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序列中的动态行为。 G-P算法和C-C方法是常用的Lyapunov指数计算方法,用于衡量系统动力学的稳定性。Lyapunov指数是混沌系统的一个关键特征,如果一个系统具有正的Lyapunov指数,那么它被认为是混沌的,因为微小的初始条件差异会随着时间迅速放大。Wolf方法则是另一种计算Lyapunov指数的方法,它对于实际数据的处理较为适用。 通过计算宁陵地区地下水位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研究者可以了解系统复杂性的程度。关联维数是描述混沌系统状态空间结构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系统需要多少个自由度来描述其演化。时间延迟的选择对相空间重构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如何正确地构建状态向量。 局域加权一阶多步预测模型是预测混沌时间序列的一种策略,它根据最近的观测值动态调整预测权重,以适应系统的非线性和动态变化。在地下水位预测中,这种模型能够较好地捕捉到短期和长期的波动趋势,从而提高预测准确性。 这篇论文展示了混沌理论在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为理解和预报地下水位动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这对于地下水管理、防洪减灾以及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