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V H∞鲁棒自动驾驶仪设计:基于BTT控制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1 收藏 545KB PDF 举报
"基于BTT控制的UUV H∞鲁棒自动驾驶仪设计 (2013年) - 针对无从水下航行器(BTT控制技术)的3通道耦合问题,应用H∞反馈控制理论进行自动驾驶仪设计,通过将耦合因素视为有界干扰,独立设计滚动、俯仰和偏航通道,有效抑制干扰,满足设计指标。" 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控制领域,基于倾斜转弯(BTT)控制技术的自动驾驶仪设计是一项关键任务。本文针对BTT控制技术所面临的3个主要运动通道——横滚、俯仰和偏航之间的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传统的BTT技术在导弹控制中表现出色,但在UUV领域的应用尚不广泛。BTT技术能通过快速调整UUV的最大升力面来实现高效机动,减少诱导力矩,提高稳定性和机动性。 作者们首先建立了基于BTT控制的UUV动力学模型,将通道间的耦合作用视为外界干扰。然后,他们引入了H∞反馈控制理论,这是一种现代控制理论,旨在设计控制器以确保系统性能的同时,对有界不确定性和干扰具有鲁棒性。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独立地处理每个通道的控制问题,减少了耦合效应的影响。 H∞控制理论的核心在于找到一个控制器,使得系统对所有可能的干扰都有良好的性能,同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在本研究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将过载误差纳入系统状态方程,然后将耦合因素视为有界干扰的步骤。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为横滚、俯仰和偏航三个通道分别设计了控制器,并提供了具体的设计流程。 仿真结果显示,这种H∞鲁棒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通道间的耦合干扰,满足预定的性能指标。这表明,该方法对于提高UUV的自主导航和控制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对于未来UUV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无人水下航行器;倾斜转弯控制技术;H∞控制理论;鲁棒控制;自动驾驶仪设计 文章发表于2013年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展示了在军事和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潜力,尤其是对于提升UUV的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作者周浩和张翼超的工作不仅对UUV控制理论有所贡献,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实践指导和技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