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注录格式详解

需积分: 42 6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62KB DOC 举报
"这篇文档提供了关于参考文献注录格式的详细指南,适用于本科、硕士毕业论文和课程报告的编写,涵盖了参考文献的基本著录项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以及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 在学术写作中,正确引用参考文献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他人工作的尊重,也是保证学术诚信的基础。这篇文档详细阐述了参考文献著录项目的各项内容,包括: 1. 主要责任者:这是文献的作者或者主编,多个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且不应有缩写点。 2. 文献题名:即书籍、论文或其他文献的标题,需完整准确。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志:例如,图书用[M],会议论文用[C],电子文献则会有特定的标志如[DB](数据库)或[EB](电子公告)。 4. 其他责任者:如译者、校注者等。 5. 版本信息:如首次出版则可省略。 6. 出版项:包括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7.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地址:对于在线资源,提供可访问的网址。 8. 起止页码:对于引用的具体部分。 9. 文献标准编号:如ISBN(国际标准书号)或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接着,文档列出了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比如: - 普通图书 [M] - 会议论文 [C] - 报纸文章 [N] - 电子文献则会结合载体类型标志,如[J/OL]代表在线期刊。 对于电子文献,还特别强调了载体类型的表示方法,如[M/CD]代表光盘图书,[DB/MT]代表磁带数据库,[CP/DK]代表磁盘软件,[J/OL]代表网上期刊,以及[EB/OL]代表网上电子公告。 最后,文档说明了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参考文献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数字加方括号标注序号,如[1]、[2]等。如果多条文献信息相同但页码不同,页码可以直接在正文指示序号后注明。遵循ISO690及ISO690-2的标准,每条文献的末尾通常以句点结束。 了解并掌握这些参考文献注录规则,对于撰写学术论文或报告至关重要,能确保文献引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学术作品的质量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