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2007复赛:奖学金与排序问题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73KB DOC 举报
"NOIP2007第十三届普及组复赛是一个针对信息学奥赛的竞赛文档,主要涉及CSP(认证软件专业人员)和C++编程语言。文档包含了竞赛的题目列表,其中包括了‘奖学金’问题的详细描述。该问题要求参赛者根据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计算总分,并按特定规则进行排序,以确定前5名获奖学生的学号和总分。" 在这个NOIP2007的普及组复赛中,参赛者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奖学金”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处理数据并进行排序,以确定前五名奖学金获得者。首先,参赛者需要读取每个学生的三门课程成绩,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每个学生的成绩是以一行三个数字的形式给出,这些数字之间用空格分隔。学生的学号与输入数据的行号相对应,从1开始递增。 题目明确指出,学生的最终排名首先依据总分高低,若总分相同,则按照语文成绩的高低进行次级排序。如果总分和语文成绩都相同,那么学号较小的学生排名在前。这意味着在输出结果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个排序规则,任何违反这一规则的输出都将被视为错误。 输入文件"scholar.in"包含n+1行,其中第一行是学生人数n,接下来的n行分别对应每个学生的三科成绩。题目保证了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因此参赛者无需验证数据的有效性。 输出方面,参赛者需要将排序后的前五名学生的学号和总分写入到"scholar.out"文件中。每个学生的学号和总分应以一行的形式输出,且每个前五名学生的奖学金金额均不相同。这要求参赛者在实现算法时不仅要考虑正确的排序,还要确保输出的奖学金分配符合题目要求。 在编写程序时,参赛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文件名和程序名应全部使用小写字母。 2. 如果使用C或C++编程,`main()`函数的返回类型必须是`int`,并且正常结束时返回值应为0。 3. 全国统一评测的机器配置为CPU 2.0GHz,内存256MB,这为程序运行设定了时间限制(本例中为1秒)。 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涉及到数据结构(如数组或列表)来存储学生信息,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或冒泡排序)来对数据进行排序,以及文件操作来读取输入并写入输出。参赛者需要在满足时间限制的前提下,编写出高效且准确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