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计算机内部存储器:RAM与ROM的区别与应用

需积分: 7 0 下载量 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7 收藏 2.89MB PPT 举报
计算机组成之内部存储器是计算机结构与组成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临时存放数据和程序指令,以便快速访问。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的陆海宁教授撰写,hnlu@sjtu.edu.cn,着重介绍了内存的构成、性能以及不同类型的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可以分为两大类: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RAM包括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和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DRAM使用电容存储数据,存在漏电问题,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速度相对较慢,常用于主存储器。相比之下,SRAM利用开关电路存储数据,无漏电,速度快,但成本较高,通常用作高速缓存(Cache)。 DRAM的特点是动态位元,需要持续供电才能保持数据,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密度高且成本低,但需要定期刷新。而SRAM则以静态位元存在,无需刷新,速度快,适合于对速度要求高的应用,如Cache。 ROM根据制造过程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性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的PROM(EPROM)和电可擦的PROM(EEPROM)。PROM在生产时固化数据,成本较高,适用于小批量生产;EPROM可通过紫外线擦除,适合读多写少的场景;EEPROM支持灵活擦写,但速度较慢,适合需要长期保存数据的应用。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具有较快的写入速度,以块为单位操作,常用于固态硬盘等非易失性存储。 在硬件层面,内存的芯片组织方式多样,例如16Mbit的芯片可以组织成不同的位宽和阵列,如1M*16bit、16M*1bit或2048*2048*4bits。典型例子如16Mbit的DRAM可以是4M*4的配置,而256KB和1MB存储器可以通过位扩展或字位扩展来扩大容量。 此外,内存还涉及纠错技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硬故障,即永久性的硬件损坏。这可能涉及到冗余设计、错误检测和纠正算法等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理解计算机内部存储器的构成、类型及其特性是深入学习计算机系统架构的关键,对内存管理、优化系统性能以及故障处理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