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解析

需积分: 14 11 下载量 1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5 收藏 49KB DOC 举报
GB17859-1999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国家标准,全称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该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为不同级别的信息安全提供指导。标准提出了五级安全保护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 GB17859-1999的核心理念是随着安全保护等级的提升,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也相应增强。每一级都具有特定的安全功能和控制措施,以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安全保护。 1. 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这一级别主要依赖用户自身的意识和行动来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提供基本的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保护用户信息免受其他用户的非法干扰。 2. 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在这一级,系统增加了审计功能,能够记录和追踪用户的操作行为,便于事后分析和调查,从而提高系统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3. 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在这一层次,系统引入了敏感标记概念,用于标识数据的敏感程度,实现基于敏感性的强制访问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主体才能访问相应级别的客体。 4. 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这一级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安全设计,包括更复杂的访问控制机制、安全策略的强化以及对隐蔽信道的检测和控制,以防止信息的非授权传播。 5.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最高级别,要求有严格的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机制,包括高级别的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检查和抗抵赖措施,以确保只有经过深度验证的主体可以访问系统资源。 标准还引用了GB/T5271数据处理词汇,确保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它定义了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主体、客体、敏感标记等一系列关键概念,为理解和实施标准提供了基础。 GB17859-1999对于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至关重要,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用户提供了明确的指南,确保他们在处理和存储信息时遵循相应的安全等级要求,以保护国家、组织和个人的信息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安全挑战。
2024-11-1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