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四版)》课后答案文档版本,便于复制粘贴使用"

1星 需积分: 50 6 下载量 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3-12-25 收藏 1.33MB DOC 举报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四版)课后答案;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四版)课后答案文档版本的,便于复制粘贴使用。;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教材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编著第一章 概述习题 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第二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所谓“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由交换设备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或信道带宽所采用的一种技术。电话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或线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 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在数据通信领域研究人员提出了数据交换的思想。数据交换是指在通信的起点到终点之间,数据报通过各种交换设备按照分组头部所指示的路径进行传送的方式。第一个网络互连的实现是通过城域网技术实现的,每个城市的一个学术机构建立一个远程计算节点,然后利用分组交换网技术(主要是利用分组交换的公众数据网络)将这些节点进行连接,形成多主机的互连系统。由于分组交换网简化了通信的管理问题并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第三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局域网为基础的客户机/服务器 (C/S) 计算机网络系统。以 IBM 公司为代表的大型计算机厂商开始提供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原来大型计算机的主机变成网络中的服务主机,小型计算机和工作站成为网络中的客户机。并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形成了客户机/服务器 (C/S) 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了网络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分离。第四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因特网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综合网络时代。传统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有线广播、卫星通信和交换网-都将逐渐向因特网演进。由于许多不同类型的网络都相互连接起来,因而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们无法区分所 此外,因特网还应运而生了许多新的服务,如国际超文本浏览器 (WWW) 服务、文件传输 (FTP) 服务、电子邮件、分布式多媒体服务等。此外,由于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的管理成本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