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新理论:波动性平衡与厚锚固板

0 下载量 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1.58MB PDF 举报
"煤矿回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探讨" 本文是关于煤矿回采巷道围岩控制的深度研究,由杨双锁在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进行。作者首先深入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变形和强度特性,指出这些特性对巷道稳定性至关重要。在理解了围岩的动态行为后,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波动性平衡理论,该理论全面涵盖了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文中还重点讨论了锚杆的作用机理,强调锚杆对岩体的力学效应。锚杆通过提高锚固体的内聚力、弹性模量,降低泊松比,从而改善了锚固体的应力状态,增强了巷道的稳定性。进一步,作者揭示了锚杆受力演化的三个阶段,包括随着锚固体变形而变化的轴向力,以及第一、第二临界变形的概念。特别是,第二临界变形与锚固长度呈正比关系,这为合理设计锚固长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针对破碎岩体的特性,即无法承受拉应力但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结合不同厚宽比下板的力学特性,杨双锁提出了厚锚固板理论。这一理论旨在优化支护设计,以更有效地支撑破碎岩体的巷道。 该研究为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实用方法,对于提升巷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巷道维护成本,以及保障煤炭开采作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包括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支护-围岩波动性平衡、锚固力演变规律、临界变形和厚锚固板理论。这项工作对于矿产行业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来说,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