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Intel处理器发展历程

需积分: 7 0 下载量 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1.54MB PPT 举报
"处理器基本性能指标实例-wjyl教程01" 处理器的性能是衡量一台计算机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教程通过一系列Intel处理器的发展实例,详细介绍了处理器的基本性能指标。从早期的4004到现代的Core 2 Quad,我们可以看到处理器在字长、时钟频率和集成度方面的显著进步。 1. 字长:处理器的字长是指处理器一次能处理的数据宽度。从4位的4004到64位的Core 2 Quad,字长的增加意味着处理器可以处理更大量的数据,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度。例如,8086的16位字长相比4004的4位,使数据处理能力翻了四倍。 2. 时钟频率:时钟频率通常以赫兹(Hz)表示,是衡量处理器运算速度的重要参数。时钟频率越高,处理器每秒执行的指令数越多,处理速度也就越快。例如,Pentium 4的3.4GHz频率远超80386的16MHz,代表其运算速度有显著提升。 3. 集成度:处理器的集成度是指在一个芯片上包含的晶体管数量。随着技术的进步,集成度的提高意味着处理器的功能更加强大且复杂。例如,从1971年的2300个晶体管到2007年的5.82亿个,这反映了微电子制造工艺的显著提升,使得处理器能在更小的体积内实现更多的功能。 结合提供的教材《16/32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教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总线、接口技术和编程方法。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包括8088CPU和IBM PC系列机的架构,以及如何通过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同时,课程还涉及了半导体存储器接口、I/O接口电路、中断控制、定时计数、DMA控制、并行接口和模拟接口等关键的硬件接口技术。 此外,课程强调了以技术为主,面向应用,并结合软硬件知识,适合那些已经掌握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学习方法上,建议学生复习先修课程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作业,并在实验中实践所学知识。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微处理器的工作机制,编写汇编语言程序,以及掌握不同类型的接口技术,为未来在计算机科学和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