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山矿采空区自燃带区分析:双指标方法与实测验证

0 下载量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627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大黄山矿区采空区自燃现象中的关键问题——"三带"划分。通过对+735工作面这一工程背景的选取,研究者利用了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具体采用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他们特别关注了氧气浓度和漏风风速这两个关键指标,因为这两者与自燃过程密切相关,能够反映不同区域的自燃风险程度。 "三带"通常是指采空区自燃过程中形成的三个不同阶段或区域,包括预热带、燃烧带和冷却带。预热带是自燃发生的初始阶段,氧气浓度较高,温度逐渐上升;燃烧带是自燃最为活跃的阶段,由于氧气充足且温度达到燃点,煤炭发生燃烧;而冷却带则是燃烧结束后,温度下降但仍可能存在余热的区域。 通过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工作面现场束管监测系统收集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人员得以验证模拟的准确性,并对采空区自燃的实际情况有更深入的理解。束管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氧气浓度、气体成分等参数,为判断自燃趋势提供实证依据。这种对比分析方法有助于优化矿井管理策略,防止或减缓自燃带来的安全隐患。 该研究不仅对于提升大黄山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类似矿井理解和控制采空区自燃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通过对"三带"的精准划分,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强通风、实施定期监测和采取灭火措施等,从而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中图分类号TD75,表明这是一篇关于矿业工程领域的研究,文献标志码A表明其学术质量得到了认可,文章编号1008-8725则指定了刊载该研究的专业期刊。最后,通过DOI链接,读者可以直接获取到这篇深入探讨矿井安全问题的学术文章,进一步扩展阅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