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嵌入式ARM系统:zImage内核解压步骤解析

4 下载量 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收藏 79KB PDF 举报
"嵌入式系统/ARM技术中的zImage内核镜像解压过程详解" 在嵌入式系统和ARM技术中,zImage内核镜像是Linux内核的一种压缩形式,它被设计用于节省存储空间和加载时间。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zImage的解压过程,以Linux 2.6.14内核在S3C2410平台上的实现为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zImage的生成。在内核编译过程中,位于`arch/arm/boot/Makefile`中的规则指示编译器将`arch/arm/boot/compressed/vmlinux`对象文件转化为elf格式的zImage。这个转换过程是通过`objcopy`工具完成的,确保zImage包含了必要的压缩内核数据。 在`arch/arm/boot/compressed/Makefile`中,我们可以看到内核是如何被进一步处理的。`vmlinux`是未压缩的内核映像,由顶层目录下的`vmlinux`经过链接步骤(`ld`)生成。接着,`vmlinux`会被压缩成`piggy.gz`,这是一个gzip压缩的文件。然后,`objcopy`将`piggy.gz`转换为`.o`目标文件,即`piggy.o`,这样它就可以作为可加载的部分集成到zImage中。 当Bootloader加载zImage到内存后,解压过程就开始了。解压过程通常是在内核引导阶段的早期执行,由内核自身处理,而不是Bootloader。解压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位解压代码**:Bootloader会跳转到zImage的入口点,该位置包含解压程序的机器码。这些代码是压缩内核的一部分,位于zImage的头部。 2. **初始化**:解压代码会设置堆栈,初始化必要的寄存器,并确定解压的目标地址(通常是物理内存的较高地址)。 3. **解压算法**:解压代码使用一种叫做“LZMA”或“ gzip”的压缩算法来解压内核。这涉及到读取压缩流,解码并写入内存。 4. **校验和检查**:在解压过程中,可能会进行校验和检查,以验证解压后的数据是否正确无损。 5. **跳转到解压后的内核**:一旦解压完成,控制权会转移到解压后的新内核映像的入口点,继续启动过程,包括内存分配、设备初始化等。 这个解压过程对于嵌入式系统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往往具有有限的内存和存储资源。通过压缩内核,可以减小加载到内存的大小,提高系统的启动速度。 理解zImage的解压过程对嵌入式系统开发者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内核的加载效率和系统启动时间。同时,如果遇到启动问题,了解这个过程也有助于调试和优化。通过研究内核源码,特别是`arch/arm/boot/compressed`目录下的代码,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