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微程序控制单元详解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6.33MB PPT 举报
"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 本文主要探讨了微程序控制单元的框图及其工作原理,这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微程序控制单元是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一部分,它负责执行机器指令。微程序是一系列控制信号的集合,这些信号用于协调和管理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操作。 1. 机器指令与微程序的关系: 在计算机系统中,每条机器指令通常对应一个微程序,这个微程序由一系列微指令组成。例如,描述加载数据(LDA)和存储数据(STA)操作的微程序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机器指令。微程序的设计使得复杂机器指令的执行可以通过简单的微指令序列来实现,简化了硬件设计。 2. 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 微程序控制单元通常包含以下组件: - 控制存储器:存储微指令的地方,类似于内存,但用于存放控制信号。 - 控制寄存器:用于暂存当前正在执行的微指令。 - 微指令地址发生器:确定下一条要执行的微指令的地址,这可能基于当前微指令的字段或外部条件。 - 微指令读出电路: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取微指令。 - 执行部件:接收微指令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这些信号驱动CPU的其他部件执行相应操作。 3. 微程序的周期: 微程序通常与CPU的几个基本操作周期相对应,如取指周期、执行周期、间址周期和中断处理周期。在取指周期,微程序会处理从内存取出指令的过程;执行周期则包含解码指令、计算操作数地址、执行操作等步骤;间址周期用于处理间接寻址的情况;而中断周期则涉及处理中断请求,保存上下文和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4. 工作原理: 当CPU接收到一条新的机器指令,微程序控制单元会开始执行对应微程序的首条微指令。微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取指和执行。在取指阶段,微指令读出电路从控制存储器中获取微指令,将其加载到控制寄存器。执行阶段,执行部件根据控制寄存器中的微指令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CPU的各个部分进行操作。完成当前微指令后,微指令地址发生器根据微指令的控制字段决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然后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整个微程序执行完毕。 5. 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 该教材由唐朔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配套课件提供了详细的章节和节目的导航,方便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课件结合文字、图表和动画,以增强理解和记忆,尤其在解释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方面有直观的演示。 总结来说,微程序控制单元是通过微程序来实现复杂机器指令执行的一种方式,它简化了硬件设计,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了解微程序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对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