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BM3D算法提升合成孔径雷达斑点噪声抑制性能

2 下载量 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收藏 14.34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改进的图像处理方法,即基于聚类的三维块匹配(Clustered Three-Dimensional Block Matching, C3DBM)算法,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影像的斑点噪声抑制问题。传统的三维块匹配算法,如BM3D,对于随机特性明显的SAR影像中的斑点噪声抑制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它受限于单一的三维变换阈值和局限于局部邻域的块搜索。 C3DBM算法的核心在于引入了聚类策略来提升滤波性能。首先,通过计算图像块集合的特征向量,这些向量由每个块的均值、方差和极差值组成,然后运用K-Means聚类算法对这些块进行分组。这样做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块特征,识别出可能具有相似噪声属性的图像块群体。 在聚类过程中,算法能够估计每一类块的噪声方差,这是关键的自适应步骤,因为不同的噪声类型需要不同的处理强度。基于类噪声方差,算法动态地调整三维变换阈值,使得滤波过程更加精细和有效。接着,C3DBM在每个类别内部进行相似块的搜索,这有助于找到更全局的、具有类似结构的块来进行联合降噪,从而提高整体的去噪效果。 与传统的BM3D和非局部均值算法相比,C3DBM算法在视觉效果和峰值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方面表现更优。它不仅解决了局部搜索的局限性,还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和强度的噪声,从而提升了SAR影像的质量和可用性。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图像处理技术,通过结合聚类和自适应阈值调整,显著改善了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在斑点噪声抑制方面的性能,这对于许多依赖于高质量SAR数据的应用,如地形测绘、目标检测和环境监测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