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实证分析

0 下载量 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483KB PDF 举报
"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适用性分析" 在会计领域,稳健性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要求企业在处理不确定事项时采取谨慎的态度,避免过度乐观的估计,以防止财务报表出现误导性的信息。随着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稳健性原则被广泛采纳,成为各国会计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原则的实施推动了会计研究从规范性转向实证性,即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来检验其效果和影响。 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是实证研究的关键工具,它们可以帮助学者和实践者评估企业遵循稳健性原则的程度。本文关注的是两种主要的计量方法:应计——现金流模型和负的累计应计制模型。 应计——现金流模型通过比较企业的应计项目(如递延税项、预提费用等)与现金流来度量稳健性。研究表明,在我国的环境下,非经营性应计项目可能更能体现稳健性原则,因为这些项目往往与企业的长期决策和风险管理更为相关。通过分析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文章发现应计——现金流模型在识别非经营性应计项目方面的适用性较强。 另一方面,负的累计应计制模型侧重于考察企业累计的负应计项目,即那些可能导致未来收益下降的会计估计。此模型假设企业会推迟确认损失,而迅速确认收益,从而揭示出潜在的稳健性行为。文章指出,尽管这种模型在国外文献中有广泛应用,但在我国的适用性也得到了一定证实,但可能需要考虑到我国特有的会计制度和市场环境。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适用性、实证检验。这些关键词强调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即探讨两种计量方法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并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其效果。中图分类号:F275,表明这是一篇属于财务管理领域的学术论文。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由邱玉莲和韩蓓蓓合作完成,旨在通过对两种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的实证分析,评估它们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我国企业如何在实践中遵循稳健性原则,以及如何改进会计准则和计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为后续的会计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