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C串口协议详解与计算机兼容性

需积分: 21 1 下载量 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667KB DOC 举报
RS-232-C协议详解 RS-232-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远端通信和计算机接口间的串行通信标准,由美国电子工业联合会(EIA)与贝尔公司等合作制定于1969年。该协议设计初衷是为了连接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主要用于远程通信,而非专为计算机系统设计。尽管如此,随着技术发展,RS-232-C已被广泛用于计算机接口与外部设备的近端连接。 在RS-232-C标准中,"发送"和"接收"的概念基于DTE的视角,但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指的是CPU与I/O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因为两者都属于DTE。标准定义了一系列电气特性、机械接口规范以及信号功能,确保数据传输速率在0到20000波特之间,这对于当时的通信需求是相当广泛的。 电气特性是RS-232-C的核心部分,它规定了接口之间的电压、电流、噪声容限和传输速率等参数。这些参数包括逻辑“0”和“1”的电平,信号速率,数据位数,停止位,以及握手信号等。例如,标准定义的逻辑“0”电平通常是-3V到-15V,而逻辑“1”电平则是+3V到+15V,这有助于防止信号干扰。 EIA-RS-232-C的物理接口标准还包括其他变体,如RS-422-A、RS-423A和RS-485,它们各自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RS-232-C接口通常在IBM PC机的COM1、COM2等串口上能找到应用实例。 然而,RS-232-C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由于其设计之初并未考虑计算机系统的特殊性,可能会导致兼容性问题和效率损失。随着技术进步,现代计算机接口倾向于使用更高级的协议,如USB、TCP/IP等,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灵活的连接方式。尽管如此,RS-232-C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工业自动化、老旧设备维护等方面,仍保持着一定的使用价值。 总结来说,RS-232-C协议是串行通信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它定义了基础的电气特性和接口标准,对早期计算机通信起到了关键作用。了解并掌握RS-232-C协议,对于理解串行通信的历史演变,以及在特定应用场景中选择合适的通信手段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