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复杂性与伪随机性的平均情况转换

0 下载量 10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17 收藏 657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复杂性理论中伪随机性、平均情况复杂性和最坏情况复杂性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EXP复杂性类的上下文中。作者Luca Trevisan和Salil Vadhan在2006年的文章中探讨了如何从一致约简的角度构建伪随机生成器,并建立了最坏情况到平均情况的最优连接。" 文章首先介绍了Impagliazzo和Wigderson先前的工作,他们利用一致复杂性假设(EXP=BPP)构造了伪随机生成器,但没有提供最坏情况与伪随机性之间的连续权衡,也没有明确涉及平均情况的硬度结果。 论文的核心贡献在于,作者证明了如果EXP等于BPTIME(t(n)),那么对于n个输入长度的EXP问题,无法在输入的分数n1/2+1/t'(n)上使用BPTIME(t'(n))的算法进行有效解决,这里的t'与t不相等。这个结果展示了从最坏情况到平均情况的转换,优化了之前对问题复杂性的理解。 此外,论文还提出并证明了一个PSPACE-完全的自校正和向下自约问题,这个结果简化并强化了IW2(Impagliazzo和Wigderson)的证明。作者指出,他们的方法和IW2的方法不能仅仅通过“黑箱”一致约简来证明,这暗示了他们在方法上的创新和独特性。 文章进一步讨论了过去20年间复杂性理论研究的焦点,即伪随机性、平均硬度和最坏硬度之间的关系。在非均匀环境下,已经证明了这三个概念的等价性,即高最坏情况复杂性问题的存在、高平均情况复杂性问题的存在以及强伪随机生成器的可构造性是相互关联的。然而,对于较低复杂度的电路,如超多项式时间,这种等价性的量化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在结论部分,作者可能讨论了这些发现对于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潜在影响,包括如何通过平均情况复杂性的理解来推进伪随机生成器的设计,以及这如何可能影响我们对EXP类问题理解和模拟的能力。此外,这些结果也可能对密码学、安全性和计算复杂性理论的其他领域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