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实现KMeans聚类算法详解
版权申诉

"这篇文档是关于MATLAB中实现K-means聚类算法的详细步骤和代码讲解。"
K-means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监督学习方法,主要用于数据的分组或聚类。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迭代过程,将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属的类别,同时更新聚类中心为该类别所有点的均值。在MATLAB中,我们可以自定义函数来实现这一算法。
在提供的MATLAB代码中,`function km(k,A)` 定义了一个名为km的函数,它接受两个参数:k(表示所需的类别数量)和A(表示数据矩阵)。这个函数的主要目标是将数据矩阵A中的样本点分配到k个不同的聚类中,并记录迭代次数。
1. 首先,代码初始化了一些变量,如`cid`矩阵用来存储聚类中心,`Asum`用于计算聚类中心移动的平方和,`Csum2`用于跟踪每次迭代后聚类平方和的变化,以及`flags`来判断是否所有聚类中心都已经稳定。
2. 接下来,代码进入一个while循环,该循环会在聚类中心不再变化时终止。在每次迭代中,计算每个数据点到所有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每个点分配到最近的中心所在的类别。
3. `dist(i,j)=sqrt(sum((A(i,:)-cid(j,:)).^2));` 计算了数据点i与聚类中心j之间的欧氏距离。
4. 在更新类别分配之后,重新计算每个聚类的中心,即`cid(j,:) = mean(A(r,:),1);`,其中r是属于聚类j的所有点的索引。
5. 通过比较当前迭代和上一次迭代的聚类平方和(`Csum2`),我们可以判断聚类是否已经收敛。当聚类平方和不再减少时,算法停止迭代。
6. 最后,函数返回了聚类结果矩阵A(最后一列表示所属类别)以及迭代次数。此外,还计算了每个类别的样本数量(`numK`)。
值得注意的是,代码中使用了`warning off`来关闭可能产生的警告信息,确保运行过程不受干扰。另外,初始化聚类中心的方法是随机选取数据点,这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初始条件产生不同的聚类结果。为了获得更稳定的聚类结果,通常会多次运行K-means并选择最优的聚类方案。
这段MATLAB代码提供了一个基础但完整的K-means算法实现,适用于理解和学习K-means的工作原理,但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优化策略,比如K-means++的初始化方法、处理异常值的策略以及处理大数据集的效率问题等。
702 浏览量
300 浏览量
126 浏览量
603 浏览量
2022-11-13 上传
338 浏览量
134 浏览量
256 浏览量


阿里matlab建模师
- 粉丝: 5009
最新资源
- 简易ORM框架SORM_JAR:数据库操作的Java工具
- 全面解析web安全:白帽子的实战指南
- EmmanuelDL网络作品集指南:Angular项目的开发与构建
- Sublime Text 3114 x64与ConvertToUTF8编码工具整合包
- GitHub Classroom项目:MATLAB实现n维矩阵的创建和对角线总和计算
- Python实现新浪微博爬虫教程与实践
- 解决重复在线问题的Discuz!虚拟在线人数插件
- mtk音频调节工具:智能手机音频参数优化
- plug-and-blend框架代码库:简化GPU环境配置
- VC++6.0实现多功能画板绘图程序
- WIN7操作系统自动解压IPX安装指南
- OpenGL4.0框架实战:GLSL绘制三角形与漫反射光照
- 在WSL2上安装并配置Ubuntu 20.04 LTS的步骤指南
- 拼多多数据爬虫源码完整项目包下载
- 谭浩强C语言课后习题详细解答指南
- 紫砂壶茶叶背景的茶文化PPT模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