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概览:数据模型、关系模型详解与完整性控制

需积分: 33 0 下载量 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54KB DOC 举报
数据库原理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涵盖了数据组织、管理和维护的各个方面。首先,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它是对现实世界实体和关系的一种抽象表示。数据模型包括三个关键要素: 1. 数据结构:这是模型的核心,定义了数据的类型和组织方式,如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等基本概念。实体可以视为具有特定特征的对象,实体型是实体的抽象,实体集则是多个实体的集合。属性描述了实体的特征或特性,而码(也称为键或主键)是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合,确保了数据的唯一性。 2. 数据操作:定义了对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规则,以及事务处理、并发控制等行为,体现了数据的动态特性和系统的操作可行性。 3. 完整性约束:包括各种规则,如实体联系图(ER图)用于可视化实体之间的关系,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参照完整性中,外部码属性的值允许为空,当一个实体引用另一个实体集中的对象时,如果被引用对象不存在,则外部码可以是空。但在实际应用中,外部码通常不能为空,除非明确指定了空值允许的特定情况,例如,学生表中的外键“教师ID”可以为空,表示该学生尚未分配导师。 数据库安全性与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密切相关,通过访问控制机制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常见的访问控制方法包括自主存取控制(DAC),用户根据自身的权限决定对数据的访问;强制存取控制(MAC),由系统管理员统一管理用户权限。SQL语言提供了GRANT和REVOKE等语句来实现数据的自主存取控制。 数据库完整性是数据正确性和一致性的重要保证,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完整性约束条件分为多种类别,如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等,以及1NF(第一范式)、2NF(第二范式)、3NF(第三范式)等规范,用于评估数据模型的结构化程度。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考虑候选码、主码、外码等概念,以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设计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如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每个阶段都有其关键任务和描述,例如,概念结构设计决定了数据模型的高级抽象,逻辑结构设计则关注如何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物理结构设计涉及具体存储细节。 在数据库查询优化方面,一般遵循选择最佳查询路径、减少I/O操作和避免全表扫描等准则,并通过分析查询语句、索引设计和统计信息等进行优化。恢复技术主要包括日志记录、备份和恢复策略,以应对并发操作可能导致的数据不一致,如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等问题。 数据库原理涉及多个层面,从数据模型构建到安全性控制,再到设计和优化,都是为了实现高效、可靠和安全的数据管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是数据库系统设计和管理的基础。
458 浏览量
不多说了,看了就知道好不好,不好了板砖伺候~· 吐血收藏,极致推荐!!!!!!! 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   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J.Martin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定义2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发展的历史看,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起来的。 [编辑本段]数据库的基本结构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   (1)物理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物理存贮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的对象,由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   (2)概念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是存贮记录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3)逻辑数据层。   它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的集合。   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 [编辑本段]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1)实现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包含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包括用户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共享。   (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同文件系统相比,由于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共享,从而避免了用户各自建立应用文件。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   (3)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也包括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结构。   (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文件管理方式中,数据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处理中其文件之间毫无关系。利用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数据模型表示各种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间的联系。   (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并发控制:使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交互作用;④故障的发现和恢复: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