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实现0.2秒周期闪烁灯
需积分: 23 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2.56MB PDF 举报
“单片机的40个实验”
在单片机学习中,基础实验是理解和掌握单片机工作原理的重要环节。本实验以“闪烁灯”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实现周期性的亮灭。实验的核心是通过编写延时程序和控制输出来实现特定时间间隔的闪烁效果。
实验任务是将一个发光二极管连接到单片机的P1.0端口,使其以0.2秒的周期交替亮灭。电路原理图未在摘要中给出,但从描述中可以理解,它涉及单片机的P1.0端口与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简单连接。
在硬件连接部分,需要将单片机系统板的P1.0端口通过导线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的L1端口。
程序设计是实验的关键。首先,延时程序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机器周期。以12MHz的石英晶体为例,每个机器周期为1微秒。通过循环计数的方法,例如R6和R7寄存器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不同时间长度的延时。在给定的代码中,当R6=20且R7=248时,可以得到约10ms的延时。通过调整R5的值,可以实现200ms(即0.2秒)的延时。
输出控制方面,通过设置P1.0端口的电平状态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当P1.0为高电平时,二极管不亮;为低电平时,二极管亮。使用SETB和CLR指令分别设置端口为高电平和低电平。
程序框图和汇编源程序展示了整个程序的结构。程序从0地址开始,初始化P1.0为低电平,调用延时子程序,然后设置P1.0为高电平再次调用延时子程序,形成一个无限循环。延时子程序使用了嵌套循环来实现所需时间的延迟。
总结来说,这个实验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延时程序设计:理解单片机指令执行速度和实际需要的延时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循环计数实现延时。
2. 单片机I/O控制:学习如何通过设置P1.0端口的电平来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
3. 汇编语言编程:编写汇编源程序实现特定功能,包括调用子程序和循环结构。
4. 硬件连接:了解单片机系统板与外围模块的连接方式,实现信号的传输。
通过这个实验,学习者可以深入理解单片机的控制原理,并为后续更复杂的单片机应用打下基础。
2011-10-06 上传
116 浏览量
2012-11-04 上传
145 浏览量
120 浏览量
104 浏览量
106 浏览量
180 浏览量
2023-06-09 上传
liyongkui1991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TensorFlow 1.13.1 for RKNN: Aarch64 Linux.whl 文件指南
- Python实现的LyonsPrintProcessor:3D打印作业高效处理
- 深入解析RobbieHanson XMPP框架源码工具
- 解LeetCode围棋回溯问题:字母组合的递归与回溯算法
- 大学计算机科学活动专属网站介绍
- UG 12.0基础教程第二章:二维草图入门详解
- 研究油样储存条件对过氧化值影响的重要性
- Android实现卡片画廊效果教程
- KDM系列编解码器远程控制教程与MTC文件解析
- 懒惰者代码生成器:Java开发者的效率利器
- CAD-HAESolve:预测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
- 艾达·洛芙蕾丝生平项目:Bootcamp eu progr {amo}的HTML、CSS与Java实践
- Struts2与jQuery Validate整合改进实践
- 使用FastAPI构建PlmcBksAPI:HTTP RSS/OPDS图书提要
- Wappmm:轻松配置AMP与MongoDB的开源自动化工具
- UG 8.5台灯设计视频教程实例30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