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加权跨尺度局部立体匹配算法的改进

2 下载量 10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2 收藏 6.36MB PDF 举报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加权的跨尺度局部立体匹配算法,旨在解决局部匹配算法在边缘区域容易出现误匹配的问题。通过在代价计算阶段利用边缘点的数量和结构信息,提出边缘相似度测量方法,并对满足条件的点进行加权,提高匹配准确性。在代价聚合阶段,引入多尺度模型并应用引导滤波,进一步优化匹配结果。经过视差计算和精化,最终得到高精度的视差图。实验证明,该算法在Middlebury立体视觉测试平台上,对于非遮挡区域的平均误匹配率仅为7.88%,表明算法有效地提升了边缘区域的匹配精度。关键词包括机器视觉、立体匹配、跨尺度、边缘检测和引导滤波。" 详细说明: 1. **立体匹配**: 立体匹配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它涉及到从两幅或多幅图像中寻找对应像素的过程,常用于重建3D场景信息,如深度图或视差图。 2. **边缘检测**: 边缘是图像中亮度变化显著的区域,是图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体匹配中,边缘区域往往由于光照不均、纹理变化等原因导致匹配困难,因此边缘检测在此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3. **跨尺度**: 跨尺度处理意味着在不同分辨率层次上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捕捉不同尺度下的图像特征,提高匹配的鲁棒性。 4. **局部立体匹配**: 局部匹配算法关注图像的局部区域,通过比较相邻像素的相似性来确定匹配。然而,这种方法在边缘区域容易产生误匹配,因为边缘的不连续性使得局部信息不足以准确判断对应关系。 5. **边缘加权**: 提出的边缘加权策略是在代价计算阶段,考虑边缘点的密度和结构信息,为满足一定条件的点赋予更高的权重,以增强边缘区域的匹配准确性。 6. **引导滤波**: 引导滤波是一种保边滤波器,它可以保留图像边缘的同时平滑噪声,适用于代价聚合阶段,帮助生成更平滑且不失真的匹配结果。 7. **代价计算与聚合**: 匹配过程分为代价计算和代价聚合两个阶段。代价计算确定每个像素的匹配成本,代价聚合则将这些成本整合成单个视差图,以减少误匹配。 8. **视差计算与精化**: 视差计算基于代价聚合的结果得出初步的深度信息,而视差精化则通过进一步的优化处理,如半全局匹配(SGM)或后处理,提升匹配质量。 9. **实验结果**: 在Middlebury立体视觉测试平台上,算法的非遮挡区域平均误匹配率为7.88%,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Middlebury是广泛使用的立体匹配基准测试平台,其包含多种复杂场景的图像对,能全面评估算法性能。 10. **应用领域**: 这种算法对于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虚拟现实、3D重建等依赖于精确立体匹配的领域具有重要价值。